笔趣趣 > 世纪帝国 >世纪帝国

第六十章 民族

十二月十日,中华宫。

“…···新疆,1897年之人口普查计人口一百三十五万人,汉人约四十万人。嗣后我汉人移民日益增加,本地人口也有繁衍······本次经南北疆逆党作乱,多有屠杀,嗣后我新疆吞牧全面展开······刚刚进行之人口清查,该地人口下降至一百七十五万人,其中汉人一百二十五万人,且在持续增加中,民族人口中维吾尔人约三十万人,哈萨克人等约二十万人……”

“…···安南,越人原本即用中文(史实,越南文是后来法国人帮助制作的文字),再加越人原本为汉人移民与当地混血,目下汉化顺利,再加北部多为我两广移民,目前我汉人已占六百三十五万人,总人口也不过八百二十万人,剩余人口主要是越人和老挝人······”

“…···蒙古(外蒙),897年人口普查约八十五万人,其中五十万人为蒙人(辛亥革命初年蒙古只有六十万人口)······”

“…···西藏,1905年人口普查九十五万人(另一时空1qm年00万人),其中十五万汉人······本次叛乱,预计藏人死难在五万人以上,多为青壮······”

“…···青海,1qc5年人口普查为一百一十五万人(另一时空1949年人口八十七万人),其中三十五万汉人……”

“…···吕宋省,总人口合计约六百六十万人,其中我汉人移民,混血汉人等合计二百六十五万人……其群岛语言混乱,且多为西班牙语,汉语和本地语言的混合。该地一直为群岛,缺乏统一概念·……”

“…···我帝国新入之西伯利亚地区经历战乱,且多数人口在沙俄政府焦土政策之下逃回欧俄,粗略统计所剩人口约七十五万人,且多为老弱妇孺······原远东滨海总督区人口仅剩三十五万人其余全数回国…

“河中总督区我帝国直辖领地,早先沙俄统治秩序崩溃,暴民蜂起,多有劫掠烧杀之暴行后其中诚心归附,纪律严明者收编,剩下的大多被我帝国肃清。由于战乱,死伤逃亡甚多,目前人口所剩一百九十五万……”

“合计我帝国总人口约四亿五千万人,少数族裔约两千六百二十八万人,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五点八主要分布于原边疆省份,以及新入地区。”

内政部长李汉昌合上文件夹,微微一欠身:“以上为我帝国人口现状,请示下。”

内阁总理唐绍仪看了看郑宇,郑宇对着他点了点头,唐绍仪又转向岑春暄,岑春暄会意地笑笑,唐绍仪这才对着李汉昌说道:“李部长广西总人口七百五十万,其中五百三十五万人汉人,这数量可确实?”

“确实。”

“就我所知广西壮人早已汉化,不以族裔为别。而汉壮合计应有七百万以上……你这个数字是否不准?”

李汉昌看了看壮人出身的陆军部次长岑春暄,见对方没什么不悦或尴尬,这才说道:“这里的统计,把仍居于寨子,行壮人习俗,未尽习汉字汉语的也算作非汉之人,仍需教育同化······”

郑宇心里有数。

对寸少数民族问题,前世他骑行西藏之前,早就做过资料收集分析也自然有些基本认识。

在二十世纪之前,中国汉文化过于强势,很多少数民族中上层都全部汉化,尤其是西南少数民族,为了避免被边缘化,都不说自己是少民而自称汉人,比如太平天国时候的太平军,主力基本都是壮人,萧朝贵,石达开,李开芳,林凤祥,韦昌辉等人都是壮人,打的旗号却是汉人。岑春暄也是壮人,却是“书香门第,诗书世家”,实在没有太多民族意识。

因为在他们头脑里,汉人是文明开化的代表,少数民族则会遭到鄙夷,所以都决口不认自己是少数民族,全部自称汉人。

至于另一时空各民族所谓的民族兴起,倒是汉人帮着这些民族创造文字,甚至创造语言,帮助寻找文化,强行划分民族,最后反倒弄出很多问题。…,

对大部分少数族裔来说,在汉人强大的时候,对汉族文化的仰慕和自惭形秽占主流;在汉人衰弱的时候,对自身文化的自豪占主流,本来就是一个并不复杂的问题。

郑鹰力量起于西南和安南,击败法军,北上龙兴之后,汉人势力大张,再加上开化教育,汉化速度一日千里。到了甲午,满清惨败于日本,统治秩序动摇,镇**北上,在外来势力的挑唆之下,西北和蒙疆少数民族蜂起,再加上西藏叛乱,引发了当地少数民族和汉人的彼此仇杀。镇**扫北,所过之处对叛乱之人不论胡汉一律严惩,而桀骜不驯的少数族裔更被杀得血流成河。

当地在仇杀中幸存的汉人也是趁机“报仇”,搞得西北少数族裔青壮大损,尤其是桀骜不驯之徒几乎被扫荡大半,自然人口大衰。

再加上这一次国战,西北边疆少数族裔野心之人见有机可趁,在沙俄的煽动下纷纷起事,暴民对各族平民烧杀抢掠,再遭政府强力肃清又是一轮清洗。

这样几轮下来,少数族裔实在是被杀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也多是老弱妇孺,又摄于兵威,早已是心惊胆颤,巴不得早日汉化归顺,哪里还有什么民族自立之心。

“那内政部对下一步民族问题的意见,”唐绍仪顿了顿,“可有草案?”

这一次讨论民族问题,是郑宇早就安排下来的工作。

中华帝国的边疆地区原本就是胡汉杂居,或是少数族裔占优,这一次开疆辟土,民族问题更趋复杂。俄罗斯帝国的崩溃固然让郑宇等人松了口气,但与此同时也不得不警惕。

偌大一个俄罗斯帝国,原本如此强悍的庞然大物,一朝战败,立割就是土崩瓦解,想来也实在令人心惊。

根据后世的研究,各多民族帝国·只要少数民族人口超过10%,基本上就一定会爆发严重的民族问题。而少数民族人口在%以内,至少国家可以大致稳定。

中国的民族问题,之前因为多有列强掣肘·尤其是北方俄国虎视眈眈,内部又有太多冲突矛盾,始终走得小心翼翼。现在外患平息,俄国还需舔舐伤口,列强又尚需时日加强备战,郑宇已经下了决心一定要在未来的五到十年彻底解决民族问题,给国家打下长治久安的基础。

“内政部的计划·主要通过强制义务教育普及标准话和中文,通过交通建设,以商品经济冲击封闭的自然经济,瓦解作为民族基础的传统部落血缘纽带,以我汉人移民的大举进入,彻底改变地方的人口构成。”李汉昌说道,“此外,目下边疆叛乱地区少数族裔青壮死伤过多·多有妇孺,劳力不济,难以谋生·民政部请行移民迎娶制度,以我单身无配之汉人移民迎娶少数族裔之妇女,并其子女一并纳入家庭,以通婚行同化之策。

一方面解决我内地贫苦汊人婚配问题,一方面解决边疆寡妇幼儿之生计,也有利于民族融合。”

“尤其是我帝**队此次平叛和进军,多有将士与当地女子有些往来,也难免有些瓜田李下。目下军事行动大多结束,可以政府补贴的形式鼓励将士迎娶当地女子,就地移民成家·从事军垦,军牧,或者直接以移民形式开荒农牧,或者经营工商,如此一来既可避免两地相思,也有利于加强于该地的行政管理。”

“以上是为我帝国的王道。”李汉昌说道·“霸道一边,以我镇边军之军屯,军牧为骨骼,武装屯垦团为血肉,以我帝国安全警察为大棒,对一切敢于挑战我帝国统治秩序之行为予以严惩。目前各叛乱边疆地区继续行特别军事管制,新入地区则行军管体制,内政部认为仍应延续。只是前叛乱地区,部分紧急状态可撤销,而一部分用于清洗叛乱分子,稳定社会秩序的条令应以地区立法固化下来。”

李汉昌一条条讲完,郑宇也不由不佩服这人思虑周全。这些措施倒也的确可行。…,

郑宇看了看唐绍仪:“内阁可有补益?”

“以上甚是妥当,我等就不狗尾续貂了。”唐绍仪微微一欠身,“请陛下圣裁。”

“请陛下圣裁。”

郑宇起身,看着众人,表情平静:“内阁拟定之方略甚是可行,朕是满意的。”

“于大略之上,朕说一下个人之看法。”

“民族问题,是一个国家凝聚力的关键。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国家就差不多等于被埋了定时炸弹……我华夏原本说胡汉之别,现在说汉人,说少数族裔,但上头还有一个中华民族!那什么是中华民族?在朕看来,中华民族就是说汉语,用中文,自认为华夏之民,以炎黄为祖宗的一切国民。他可以出身汉人,可以出身壮人,可以出身海外,可以出身边疆。但只要符合这些,他就是我中华民族。”

“现在说汉人,说少数族裔,不过是权宜之计,而且以后就要一体废除。”郑宇说道,“这个国家不需要弄出很多民族来凑数,显示国威也不在这个上头。什么是对一个民族真正的好?不是让他们沿袭自己那点野蛮落后的陋俗,也不是让他们在诵经念咒之中稀里糊涂地刀耕火种,更不是让他们每见到讲着保准话的国民就自卑到不行。”

“作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政府,你们要帮助他们文明开化,让他们学会用中文思考,用标准话交流,让他们学习到我华夏的灿烂历史文化,让他们体会到作为华夏族裔的骄傲,让他们融入到现代文明社会之中,成为有尊严,有思想,有自信的人。”

赵秉钧看着这位青年皇帝慷慨陈词,心下佩服,暗道不愧是先帝的儿子,明明是强行同化,把别人的历史传承都绝了,民族都消灭了,却偏偏说得如此冠冕堂皇!

“有人可能觉得这是唱高调。”郑宇环视众人,“可朕要告诉你们,高调不高调并不重要,关键是·这就是帝国的方针!事实便是如此。什么是文字?什么是语言?文字是用来记录文明,进行交流,传承文化的工具,语言是人思考的工具。”郑宇指了指脑袋:“落后的民族对现代文明,现代工商业缺乏概念,在他们的语言和文化里边,连基本的逻辑性和对应的词语都没有,你让他们如何进步?这样的人,这样的文明,在这个世界里只能被越发边缘化最终成为被社会遗弃的人。你无论给他们多少帮助,他们都会认为自己受了不公正的对待,认为这个国家不是他们的国家,他们都会和你格格不入。”

“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变成和我主体族裔说一样语言,用一样文字,有同样思想的国民,就如同千百年来我炎黄部落华夏先民同化了一个又一个周边族裔一样。”郑宇说道,“愿意加入我华夏民族的,那就是同胞。非要死抱着自己那一套陈规陋习落后语言不放,对我华夏抱有敌意的,那就是非国民,自然要依法处置。”

“所谓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对少数害群之马不下重手,早晚就要连累更多人,到时候不分良莠玉石俱焚,这一次就是例子。”郑宇说道,“这些落后的少数族裔大多崇尚强权,你比他强,他就服从;你比他弱,他就抢掠烧杀。千百年来,大多如此。无论是为了我华夏主族,还是为了他们自己这一切都不能再重复下去了。”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足矣。”郑宇伸出一根手指,“要研究民族文化,可以在大学研究。一种语言,全国几个人十几个人会讲就够了。不需要拿几十万人几百人玩民族养成的游戏,人为培养出一个和主体民族泾渭分明的独立集团。”

“我知道最近外面很多少数族裔有头有脸的人物也在活动,”郑宇表情严肃,“打文化牌的,打民族感情牌的,打宗教牌的,都以为朕既然要压复古兴汉派,就可以借重他们这些的力量······朕今天也和你们挑明,在朕这里,中国不存在第二个民族。对这一点要么接受,要么离开这个国家。”…,

所有人都是心头一凛。

这位新皇,看来在这件事情上头的执着并不弱于先帝郑鹰。

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在郑鹰的民族主义宣传教育,乃至整个社会氛围之中成长起来的,满脑子早就是“华夏本位理论”,凡事都很习惯于把汉人的利益等同于整个国家,即使是岑春暄这样的壮人后裔也不例外,早就不拿自己当什么少数族裔。

在郑鹰时代,对华夏之民的划分不看血统,而是从其自身的认同来看。华夏政权的强悍武力,发达的文教科技,赫赫国威,自然也就嘏引了大批的少数族裔精英抛弃一点点民族之别的想法,以身为华夏之民为荣。

到了今天这一步,国势大张,国家成为整个东亚的主宰,身为华夏之民的荣耀感,更让举国上下各色人等纷纷以汉人自诩,学习标准话,学习中文,学习新学,学习华夏历史文化,更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热潮。

郑宇有绝对的自信,未来的中国,也许还会有很多族群保留一些固有的风俗习惯,但作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却只会有这一个华夏民族了。

人就是如此。对于文治武功让你仰视的“高贵民族”,总是习惯性地要靠上去,想方设法获得承认。在后世,很多中国人热衷于把汉人和雅利安人拉上血缘关系,卖力地证明“汉人先祖是白人”,并且不惜把塞种人也归到雅利安人之中,实在是可堪一叹。

俄国民族政策的失败,主要在于沙俄统治的松散,对少数族裔的同化过于粗暴,而其人口也不构成压倒性的优势,俄罗斯人不过占全帝国人口一半,其主体文化的根基又是东正教,而俄国的少数民族又多为顽固的伊斯兰教,要么就是已经具备现代文明的东欧民族,这也就难免其同化困难。

这些问题,在中国都不存在。

这个时代的中国,大部分少数族裔并没有民族观念。由于缺乏多年的历史传承和国家政权,基本上处于部落族居的状态,文化落后而脆弱,劳动方式粗陋不堪,封闭而愚昧,在现代文明面前不堪一击。这个时候,以国家强力,从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入手进行同化,实在是轻而易举。

汉族人口占到9%,也让这种同化难度大大降低。

即使再爆发一些暴乱,郑宇也不担心所谓的国际干预。

这个时代,种族灭绝实在是屡见不鲜的事情。

俄罗斯帝国对犹太人的系统屠杀和圈禁,普鲁士和德国对犹太人的聚居政策,巴尔干的种族和宗教仇杀,俄国在中亚的屠杀,乃至未来一战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对亚美尼亚人的系统性种族灭绝,日本人在中国的种族屠杀,乃至发展到希特勒对犹太人和斯拉夫人的种族灭绝,实在是数不胜数。

而所谓国际社会,一直到1948年才制订了第一部针对种族灭绝的国际法案。

1906年,实在还是一个丛林法则的时代。纟

相关推荐:陆少的暖婚新妻变身佳妻休夫记玉袖残香网游之机械时代伊塔之柱从变形金刚开始伐清精灵世界夹缝求生技艺天王三国之无赖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