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趣 > 千古奇英 >千古奇英

97、群星杀到

在现代的城市寻找古人的踪迹,显得有些迷茫。打听李广墓在哪,许多出租车司机都不知道。看着他们连连摇摆的脑袋,才知道,李广这个名字早已与这个城市不相干了。连找了几个人,才有个中年司机说他小时候去过,不知还有没有了。我只得承诺来回都搭他的车,而且随便他找,于是他痛快地打开车门。车子走过一条又一条街,最后上了一座桥,向城市边缘的山坡爬去。拐了几弯,进了一个到处是杂院的居民区,我正疑惑着,司机说了声找到了,车子在一所小学校门口停下,门口挂了块牌子,字迹早已模糊,依稀是2元/人。由传达室收取,由于当天休息,校园里静悄悄的一个人也没有,我和司机径直进去也。真是太好了,每人省了2元钱。

这是所希望小学般的院落,条件十分简陋,低矮单薄的校舍就挤在不远的土墙边,中间是一小块黄泥操场,我们环顾四周,终于在小操场对面一棵老槐树下面,发现了李广墓,墓的风格与南京东郊民国年间的墓很相似,看了墓碑,才知道清末重修过,半拱型石砌的墓主体有一人多高,立在墓前在石碑大约有三米。我默默走了一周,无法把自己的感觉与近二千年前的汉代联系在一起,唯有碑上“汉将军李广墓”的字样,幽幽地暗示着墓主人金戈铁马坎坷不平的一生,也许我的到来是想打破时光的阻隔,找一个与这位古人最近的距离点,只是斯人已逝,空余怅惘,这种怅惘在这里感受得更浓烈罢了。

稠密的树荫遮蔽于墓地上,在夏日燥热的黄土高原上显得格外清凉幽静,对戎马一生、饱经磨难的灵魂来说不失为一个安妥的归宿地。李广陇西成纪人,天水地处汉代西部边疆,他自刎后,可能就地安葬了。此地不远就是戈壁荒漠。

遥想当年,大漠飞沙,长河落日,纵横驰骋,弯弓射虏,将军智勇无双的英姿,让人叹喟不已。人曾言:“李广才气,天下无双”,其威名早已遍及朝野,但他的一生并不是很顺。汉文帝曰“子不遇时”。真不遇时吗?其正值刘彻当政,国力日盛,开始北击匈奴,扩张疆土,一改文帝时的坚忍、避让。“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积厚的实力终于让刘彻有了显耀的机会。

然李广一生大小七十余战,从没带兵过万,手下又俱是老弱残兵,其受用程度可见一斑。那么李广无才,非也,武帝不识其才,亦非也。李广以良家子从军,历任武骑常侍,陇西都尉,至郎中令,精于骑射,智勇善战,每到危急时必有奇谋,常转危为安,死地而后生,且治军简约,与部下甘苦与共,兵将皆乐为其效死命,仍上将之才也。

显而易见是武帝知其才而不信任、不重用。具体为何呢?世人知道的最多一个理由是,卫青、霍去病与刘彻有亲而得宠,对于李广的遭遇来说是个决定性的因素,但这决不致于他最终自杀的结局。那让我们从头看看李广一生的经历和言行,或许能找到他命运的一些答案。

李广年青时“冲陷折关及格猛兽”且勇而有略,才气无双,这“略、才”指的是军事、战术上的,并非说其待人处世上的。为什么这样说,请看,当李广数次以少击多,偶尔被擒,又恃其胆略单骑逃返,却“当斩,赎为庶人”;击左贤王,四千对四万“军几没,罢归”“功自如,无赏”;直到最后一次,从大将军卫青出塞,以步卒弱旅接敌,失去向导,迷路,终因耻于对峙刀笔吏而自杀。

从这几点分析,能看出上司对李广是非常冷峻而苛刻的,没有一点体谅、爱护的表示。说明李广与上层的关系很一般,甚至可以说上层领导隐隐有一丝嫌弃他。武帝曾说他“数奇”,就证实了这一点。

司马迁在史记中描述,“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也暗示了他的性格特征。看来李广爱护下属却不会与同僚相处,不擅长于官场上的人情世故、利益关系。也有可能是专注军事而不屑于和刀笔吏应酬。

从现在的眼光看,李广是个不善言谈的技术型人才。而汉武帝却是一个偏宠亲亲的人,当时朝野上下的风气自然受到影响,“大将军青欲使敖与俱当单于”,临战时,卫青把立功的机会让给亲信,令李广作侧翼,就是一个例子。

这种环境下,李广的境况可想而知。且正当国力强盛,刘彻用人的余地又很大,李广更没有机会了。处如在岳飞的时代,李广或许还会有担当重任统兵数万的可能,当然会不会有岳飞的下场,另当别论。

于是在李广的一生中,公事公办,这看似公正的幌子,却为他带来无数次不公平的结果,其本质也是不合理的。然而就在官场上没有背景和朋党的情况下,李广却因小事而报复区区一个霸陵尉,更证明这人没有什么政治远见,没有深谋远虑的心机,从没反思过自己的境况。他最终不被封侯,却言“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这句无奈的话更加重了他一生的悲剧色彩。虽然他爱护下属和百姓,后世得到了应有的名声,却无法弥补性格缺憾带来的个人遭遇。“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李广的遭遇,正映衬着这话的正确性。

想想三国的关羽,也是体恤士卒而傲慢公卿的人,李广却是没有刘备那样的大哥的。其结果往往是得势不得名不得实。可是悲剧并没有因李广的自杀结束,这种耿直、质朴、有血性却又缺乏城府的性格贯穿了李广后面几代人身上,弟李蔡不对狱,自杀;子当户为天子而击走韩嫣;子李敢为报父仇,而被霍去病借游猎而暗杀于甘泉宫;孙李陵从贰师将军李广利带五千兵卒抵挡单于八万,且又是救兵不到。这时,上代人的惨遇终于在李陵身上起了反应,他没有再回去重复“当死,赎为庶人”、“不对狱、自杀”的情节,而是不加深虑的降了。

悲剧终于有了结局,“汉闻,族陵母妻子。自是之后,李氏名败,而陇西之士居门下者皆为耻焉”。才气与耿直换得苛刻的公正,朝野的鄙视和冷漠终于得到万民的响应而共弃之。李氏的安慰在哪里,在敌人匈奴那边。“单于素闻其家声,及战又壮,乃以其女妻陵而贵之”。没有文化沉积的民族收留了没有城府的壮士,这绝对是再合理不过的结果了。

一个国家民族的强盛可以不需要李广之辈,但这绝不是这个民族的荣耀,容纳不下耿直与质朴的民族,不仅失去了淳厚,也失去了博大的胸怀。汉文明在进步,文化在繁荣,一直繁荣到五胡乱华,一直进步到蒙古人的种族高压,一直昌盛到清军的圈地跑马。强悍尚武和耿直真诚不只属于粗鄙的莽夫,文化什么时候成了书斋里的游戏、文人显示地位的装饰,那么就该到头了。

不要怪一代雄主把文化当成了点缀,请看末世的帝王有几个是好汉。不过汉民族毕竟是与众不同的,毕竟文明的进步可以造就与之相适应的人才,既能征战沙场、经世济国又能周旋于庙堂之上的还是大有人在。唐代的李泌不是来去自如、适时而进吗,郭子仪不是享福而终了吗,明代刘基不是安然而退了吗,晚清的曾国藩不是名成一代大儒,善始善终了。然而他们过于世故老道,没有了李广们血性男儿的气概,那是一个民族的青春朝气所在,丢弃了将失去锋锐,失去冲锋陷阵的勇士,多了扬州城头面对清兵跳城自杀的懦夫。李陵不是孤单的,还有后来同样碰死在他碑上的杨继业。李广不是孤单的,还有现在他坟莹旁朗朗读书的孩童,不善言辞的将军是爱士卒百姓的,在这纯真的孩子中间或许能找到同样质朴的交流与安慰。

茂盛的技叶间漏下点点斑驳的阳光,映得游人的脚步也显得有点破碎,山坡下的城市依旧喧闹忙碌、车水马龙,泛起的烟尘渺渺地飘荡在黄土高原上,仿佛这远古逝去的情节,淡淡地弥漫开,消失于人间,却融入了苍天厚土。“天上白云飘荡,地上人儿马蹄忙。英雄的侠骨柔肠,你要去何方?”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回忆李将军轰轰烈烈的一生,笔者不禁遥想起另一位与他人生结局相类似的历史人物,只不过这位人物是为他杀而已。他同样是一生才气纵横,智勇双全,一生历经七十六战,竟然全胜八八六十四战,其余十二战都是胜负两平!他曾任鲁将、魏国大将、西河郡守、楚国宛守、令尹(发yin音,not yi一,伊)等军政要职。后来,他到了楚国,辅佐悼王变法,使楚由弱变强,以至“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威震诸侯,悼王死,此人遂被杀害,同样是落得一个凄惨悲壮的结局,成为历史上又一位壮烈英魂!

说了老半天,此人究竟是谁?实不相瞒,此人就是战国时期的大军事家、政治家吴起。他所著的《吴子》一书,堪与《孙子兵法》相媲美,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产生过极深远的影响。因而历代军事家、将领和学者一向把它与《孙子兵法》并称为“孙吴兵法”,奉为兵学经典。然而常言道:“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故此太史公司马迁有语曰:“孙子筹策庞涓明矣,然不能早救患于被刑。吴起说武侯以形势不如德,然行之于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躯。悲夫!”这是太史公对吴起的评价,而对于李广将军的评价则是:“《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你知不知道这是怎么评价的李广?

双玉兰堂,旧称甘泉寺,在甘肃天水县东南20公里的甘泉镇南街。据《秦州志》载:“东南七十里佛殿中有泉涌出”,“泉在厦前檐下,名曰春晓泉,东流入永川,其水极盛,旱不竭,冬不冰,士人引以灌田,作寺覆其上,号甘泉寺。”杜甫客居秦州赋名泉:“山头到山下,凿井不尽土。取共十方僧,香美胜牛乳。”泉清不浊,潺潺缓流,味甘而纯。寺旧时已毁。现存侧院,坐西向东,解放后立为双玉兰堂纪念馆,西殿门上悬有齐白石书写的“双玉兰堂”匾额。殿前左右两棵玉兰树,相距5米,高18米,枝头花开如白玉雕琢,高洁雅丽,盛开半月,相传树龄已一千二百多岁!好家伙!这么能活!?快赶上“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矣!

石门,在甘肃天水县城东南50公里的陇南山区,两峰对峙,形如门,故名。相传有虎豹出没,俗称卧虎石。《秦州志》载:“石门山东南百余里,其山壁立千仞,苍翠欲滴。四周峭壁无径,中通路若门,因号石门,盖天险也。”陡岩峭壁,犬牙交错,千奇百怪,林木藤萝遮天蔽日。主峰上有明、清重修的真武祠、王母祠、三清殿、无量殿、玉皇殿和钟楼,峰间架通仙桥亭,从山门登山,沿小径盘旋10余里至山顶,北眺陇山、渭水,山环水绕,别有洞天。南望秦岭起伏,峰峦深远,烟波浩渺中的麦积山隐约可见,状如云海中岛屿。中秋夜,皓月仿佛从石门缝从石门中徐徐升起,变幻无穷。石门月夜,意趣盎然,为天水一景。

仙人崖,在甘肃天水县城南约40公里。以传说有神仙出没而得名,每到盛夏夜,火光从崖面飞出,名曰仙人送灯。东西走向约3公里,分为东庵、西庵、南庵、宝盖山和献珠山,面山带水,群峰环峙,清幽绝俗。其山腰藤萝掩翳天然洞穴,奇形怪状。西庵长约90米,深10多米,穴内起平台,建殿宇楼阁十四座其三十六间,可容万人。东庵长约70米,深8米,内有明代建筑莲花寺,又名罗汉堂,塑佛、十八罗汉。侧有僧房,左有高梯通莲花洞,内凿石莲、石桌、石凳、石炉、石灶、石棋盘,塑披发仙人坐于石上,传为剑客修炼之处。两庵间,献珠山孤峰突起,羊肠小道,曲折盘旋,至顶约80米,古柏茂密,野花幽香。顶峰前面建有望云楼,后面建无量殿,旁有钟楼,悬永乐铁钟一口。对面突起一峰高约70米,四面绝壁。山腰有南天门,上有燃灯阁,顶是玉皇阁。南庵残存魏晚期影塑四身和宋代塑像及壁画。野草蒙茸,奇花异树,清幽险峻。壑中平旷处原有寺庙。泉涌清流,气候宜人,为陇右林泉佳境。

麦积山石窟,在甘肃天水县城东南约30公里的山中。崛起一峰,高约150米,如农家积麦之状,因有此名。据文献记载,后秦时开凿造像,创建佛寺。西魏文帝时,再修崖阁,重兴寺宇,魏文帝皇后乙弗氏薨,凿麦积崖为龛而葬。北周保定、天和年间,秦州大都督李允信为亡父造七佛阁。隋文帝曾建宝塔“敕葬神尼舍利”。山顶现存舍利塔为清代重建。历代开窟造像在距山基20~30米、70~80米高的悬崖峭壁上,层层相迭,上下错落,密如蜂房。唐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地震,崖面中间塌没,窟群分成东崖和西崖。现保存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各代沿窟一百九十四个,东崖五十四个,西崖一进四十个,泥塑像、石雕像七千余身,壁画1300多平方米。泥塑有高浮塑、圆塑、粘贴塑、壁塑四种。数以千计的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圆塑,极富生活情趣。端庄的佛,犹如头上无冕旒的世俗帝王,侧侍的菩萨、弟子,有的低眉含嫣,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可眉开眼笑,有的俊俏活泼,向人招手致意,还有聪慧虔诚的少年和天真的男女儿童形象。从高约16米的阿弥陀佛,到10余厘米小的影塑,从神圣的佛到天王脚下“金角银蹄”的牛犊,均精巧细腻,栩栩如生。把神人格化,生活气息浓厚,令人感到亲切,而不神秘。泥塑上彩而不重彩,被誉为塑像馆。抬头仰望,凌空飞栈。攀行其上,惊险陡峭,五代《玉堂闲话》云:“其青云之半,峭壁之间,镌石成佛,万翕千窟,虽自人力,疑是神功。”在群众中有“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积木成山,拆木成功”的传说。石窟形制完全按照中国民族建筑形式开凿,方型、平顶,前壁开门,两侧开龛的房屋建筑为崖阁式。麦积山是秦岭山脉西端的奇峰,冬暖夏凉,秋季细雨霏霏,云雾缭绕,《广舆记》誉为“秦地林泉之冠”,“麦积烟雨”为天水八景之首。登上高70多米的上七佛阁(俗称散花楼),居高临下,扬手撒花,花随着旋气流越飘越高。峰峦重迭,碧波如海,与蓝天相接。解放后加以管理保护,使古老的艺术宝库倍增光辉。

这就是天水四周的一些古迹名胜,早在一千多年之前,慕容天水已将它们游历殆遍。如今如今他又来到天水,却是没时间再一重温这些景观。因为他心里知道,他这条回京之路险恶重重,必须尽快回京复命天子,哪里还有闲情逸致?于是,他在一家名曰“天香酒楼”的客栈打点休息完毕,继续纵马南下。

约摸行有六十里地光景,慕容天水正来到了麦积山下。

夕阳正在西下,山下寂静无人,偶尔传来的几声鸟叫,竟有令人毛骨悚然的感觉!仿佛就会有什么事要发生!

轻脆的马铃声和蹄声,在山谷悬崖间来回飘荡,慕容天水顿觉一阵心情舒畅。他从小就很爱山!这山虽不是太高,但山青水秀,峰峦迭宕,蕴有千古文化,怎不令人喜爱?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来到这麦积山,可见其一斑。

穿过这片山谷,慕容天水便来到了那传说有神仙出没的地方——仙人崖!

“仙人崖?!多好听的名字,可是这仙人又从何而来?”慕容天水一边暗暗自语,一边颠簸于马上观瞧着这里的山光水色。那仙人崖上飞闪而出的点点星光,仿佛真有这“仙人送灯”一说哩!果然是天然神奇的景观!只是可望不可及矣!

慕容天水正在遥望之际,突然有一阵马铃声的脆响从前方传来。待他抬眼观瞧,他只见一位如花似玉的彩衣女子正骑着一匹红马冲他而来。

“哦拷!简直是仙子下凡!”慕容天水不禁暗叹道:“在这清幽山谷、仙人崖下,能见到这般女子,真可谓是不虚此行!仙人崖果然显灵了。”

慕容天水正想之间,那骑马女子已风铃而至,而且勒马就停在他面前。她不由用欣赏的目光观瞧着这位少年白马剑侠,问道:“公子大概是首次来到这仙人谷吧?”

“不!五年前我已来过这。五年后的今日又从这路过!”

“噢!原来你真是位过客。不然,这十里八村的,是没有人不认识我的。”

“既然你这么出名,可否告知在下你的芳名?”

“当然可以!”这女子爽快答应,她的笑容更加迷人可爱,“不过你要先告诉我你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

“哪里人并不重要,因为游侠剑客都是行走天下,四海为家。可以说无家,也可以说处处为家。我这样说,你还需要问么?”

“格格格!”这女子又不禁爽朗在笑了起来,道:“你真是个逍遥自在人!看得出,你是位武功不凡的剑客,很令人羡慕。那你叫什么名字呢?”

“我可以告诉你一个很好听的名字,给你说过之后,你一定会记住我!”

“是吗?你说说看?”

“我叫慕容天水!”

“慕容天水!哇!果然很好听!莫非你真是这天水人?”

“不!我已经说过,哪里人并不重要,我只不过是叫这个名字。这回你满意了吧?”

“慕容天水!爱慕天下山水!嗯!好听!我很喜欢!果然能让我记住一辈子。你我真是有缘嗳!”

“小姐!我已告诉了你我的姓名,该轮到你了。”

“你别急!我会遵守诺言的。其实,在这里说话,我就是主人,而你是客人!”

“怎么?难道你是这仙人谷的女主人?”

“你猜对了。我就是这仙人谷和仙人崖的主人,人们都叫我‘逍遥仙子’!”

“逍遥仙子!”慕容天水不禁心神一动,道:“以前曾有个‘逍遥浪子’宫明一游,莫非你是他的妹妹?”

“绝对不是!我是天水人,仙人谷人,我姓吕名天翔。这回你总该明白了吧?”

“你是‘逍遥仙子’吕天翔,在下幸会!幸会在此能见到仙人谷的主人,希望有朝一日,我还能再见到你!”

“我也是!不过你既然从此经过,何不到我仙人崖上再作细谈?”

“多谢仙子美意!在下还有要事在身,人生何处不相逢?告辞了!”

“慕容公子请多保重!希望你还会来到仙人谷——”

“逍遥仙子”的喊声,传遍了山谷,而慕容天水的快马早已消失在山谷间。

“降神十二星阵!”

刚刚冲出仙人谷的慕容天水立马又是耶无害,迎面便碰到了相府杀手的“降神十二星阵”。耶无害勒马凝视着这十二条星相杀手,至今他终于看清了这十二条杀手可恶的嘴脸。他们正是:龙杀手龙摆星、蛇杀手吕小龙、马杀手赵附马、羊杀手游天洋(羊)、猴杀手武林猴、鸡杀手金银鸡、狗杀手吴戌生、猪杀手朱国相、鼠杀手叶天鼠、牛杀手牛国华、虎杀手林斗虎、兔杀手白玉兔。一个个的模样是青面獠牙、狰狞可畏,暗透着股股杀气。

“哼!我曾经独闯太行山十大阵法及太极十三剑,我就不相信,我会葬身在十二星阵!”耶无害暗想之间,他已慢慢将“太极宇宙无敌剑”拉开出鞘。

“流星闪动!”只听一声吆喝,耶无害连人加马已被团团围住。“十二星阵”就像十二只恶星在飞轮一般地转动,直叫人眼花缭乱、晕头转向。相信各位都见过国民党的十二角星,此时的境状,就像那十二角星的齿轮一样飞旋而动,令人无法接近!而被“十二星阵”围困在核心的耶无害和白龙马,就是他们所要降服的“神”!但是结果是怎样呢?

“万星攻心!”十二星阵又在兴风作浪。

“我当如何对付这十二星阵?!”耶无害一边警惕着周圈的一举一动,一边寻思着最好的应付办法。

“万——向——神——功——”耶无害突然一声高喊,顿见他的身姿光茫万道,飞飞闪闪到处是他的身影,直令“降神十二星”看得晕头转向、难辨真伪。

“斗转星移!星光灿烂!”十二星阵终于化险为夷,还是牢牢地控制着耶无害,让他插翅难飞!

“要冲出这十二星阵,我必须杀出一个缺口!”耶无害想到这,他不由使出了堪称“模拟大法”的“万象神功!”

“万——象——神——功——”就在耶无害炸喊的这一刹那,只听白龙马一声长鸣,扬蹄直冲向马杀手赵附马。说来也怪,马杀手竟然惊慌至极、不知所措,一不留神,竟然疏于防犯,放马而走。

刹那之间,耶无害犹若“金鸡出笼”,飞驰东去。

这正是“打开金笼飞彩凤,掣开铁链走蛟龙。”“降神十二星”眼睁睁地看着耶无害逃脱“十二星阵”,风驰东去,他们那个后悔沮丧劲,就像泄了气的球一样,后悔不及,追之不及。

????????????????????????????????????????????????????????????????????????????????????????????

西京长安,近一两个月来,武林各派屡屡前来,无非是在打听耶无害的下落以图诛杀。原因很简单,耶无害护送契丹杀手阿里耶库尔回归,而且耶无害也是暗中为契丹做事的契丹狗贼,他本名叫“耶律无害”。有的武林派别甚至直接找到天子程福贵,要求天子杀掉这条国中叛逆、以平天下武林之愤。天子程福贵当然心中有数,耶无害护送契丹杀手阿里耶库尔回归是他与陈丞相谋化(划)的一条“缓兵之计”,没想到此计一行,耶无害竟背上了一层难以抹煞的黑锅。但是他作为一国之君,又不好向天下武林作以澄清,便只好勉强答应前来滋事的武林各派,等到耶无害一旦回归京师,一定让他与他们以江湖规矩了结此事。多日来的谣言蜚语,天子早已听得不堪入目,前来寻杀耶无害的各派武林势力,无不把他搅得心烦意乱。但是为了笼落住这一派派势力为他闯江山、打天下,他还不得不这样委曲求全、以安人心。

话说张开路、楚定芳和“五行大侠”一行七人一路快马加鞭来到天水,为时已是九月十六日。他们寻找到在此等候的“降神十二星”,一问才知道耶无害业已冲破他们的“十二星阵”弛(驰)往京城。于是,这十九人立即出发奔向京城,继续沿途散播谣言,鼓动武林各派去寻杀耶无害。

????????????????????????????????????????????????????????????????????????????????????????????

大散关。

此关在陕西宝鸡县南大散岭上,属于关中之关。大散关干水、渭水萦流其间,山川之会,扼南北交通要道,为秦、蜀往来的咽喉,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秦国灭亡后,顶羽分关中之地为雍、塞、翟三国,故称“三秦”。而她的“三秦四寨”中的“四寨”乃是指华山之东的潼关、陕西丹凤县城东的武关、萧关和大散关。宋时金兵南下,侵犯陕川,宋将吴介、吴磷兄弟聚兵扼险于大散关固守,打败金兵的多次进攻。特别是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吴氏弟兄与金兵在此进行了激烈的战斗,金兀术仅以身免。打得好!打得妙!后人为纪念吴氏兄弟,在关西修有吴公祠,祠内有吴氏弟兄像。关下竖有“古大散关”碑石一通。今川陕公路、宝成铁路都从此穿过。

看到南宋初年大散关的大侠“吴氏双兄”如此英勇抗击大金国的入侵,说者在此插言一下这朝代更替情况,以资参照:北宋(960~1127年)抗辽(907~1125)与西夏(1032~1127,95年。西夏与北宋不同生不同姓,却共亡,它为地方割据政权,先后与宋、辽、金对峙。其帝陵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山麓,陵区东西约4km,南北10 km。)与金;南宋(1127~1279)抗金(1115~1234)与元(1206~1368)。结果金灭辽和北宋,元灭金与大理、南宋,明灭元,清灭明,中华民国(1912~1949)灭大清,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1001~)灭中华民国。

各朝代存在年数(后数减前数的实数,若算其虚数要相应加上一年):五帝(约前26世纪初~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夏(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约前17世纪初)>商(约前17世纪初~约前11世纪,600余年。)>周(约前11世纪~前256年。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13王,都城镐京今西安西南;东周前770~前256,514年。都城洛邑今洛阳。春秋前770~前476,296年;战国前475~前221,254年。)这是按存世先后顺序排列!

按存世先后顺序排列:南朝宋(420~479,59年。8个皇帝。都城建康今南京。),南朝齐(479~502,23年。7个皇帝。都城建康今南京。),南朝梁(502~557,55年。4个皇帝。都城建康今南京。),南朝陈(557~589,32年。5个皇帝。都城建康今南京。);北朝东魏(534~550,16年。一个皇帝,都城邺,今河北临漳县南近漳河的安阳。),北朝北齐(550~577,27年。4个皇帝2个主,都城邺,今河北临漳县南近漳河的安阳。),西魏(535~556,21年。3个皇帝,都城长安。),北朝北周(557~581,24年。5个皇帝,都城长安。)。

按存世先后顺序排列:后梁(907~923,16年。1祖1帝,都城汴梁~洛阳。),后唐(923~936,13年。2宗2帝,都城太原。),后晋(936~947,11年。1祖1帝,都城汴梁。),后汉(947~950,3年。1祖1帝,都城汴梁。),后周(951~960,9年。1祖1宗1帝,都城汴梁。);

吴国(902~937,35年。4个帝王,都城扬州。),前蜀(903~925,22年。2个帝王,都城成都。降后唐。),吴越(907~978,71年。5个帝王,都城杭州。),楚(907~951,44年。5个帝王,都城长沙。),闵(909~945,36年。6个帝王,都城福州。),南汉(917~971,54年。4个帝王。都城不知道。),荆南(924~963,39年。5个帝王。都城荆州。),后蜀(933~965,32年。2个帝王。都城成都。降宋。),南唐(938~975,27年。1祖1宗1帝,都城金陵。),北汉(951~979,28年。三个帝王。都城不知道。)。

吴(902-937)

帝王

年号

年数

元年干支

杨行密

-

04

公元902 壬戌年

杨渥

-

03

公元907 丁卯年

杨隆演

-

11

公元909 己巳年

武义

03

公元919 己卯年

杨溥

顺义

07

公元921 辛巳年

乾贞

03

公元927 丁亥年

太和

07

公元929 己丑年

天祚

03

公元935 乙未年

前蜀(903-925)

帝王

年号

年数

元年干支

王建

-

05

公元903 癸亥年

武成

03

公元908 戊辰年

永平

05

公元911 辛未年

通正

01

公元916 丙子年

天汉

01

公元917 丁丑年

光天

01

公元918 戊寅年

王衍

乾德

07

公元919 己卯年

咸康

01

公元925 乙酉年

吴越(907-978)

帝王

年号

年数

元年干支

钱鏐

-

01

公元907 丁卯年

天宝

15

公元908 戊辰年

宝大

02

公元924 甲申年

宝正

07

公元926 丙戌年

钱元瓘

-

10

公元932 壬辰年

钱弘佐

-

06

公元941 辛丑年

钱弘徖

-

01

公元947 丁未年

钱俶

-

32

公元948 戊申年

楚(907-951)

帝王

年号

年数

元年干支

马殷

-

24

公元907 丁亥年

马希声

-

03

公元930 庚寅年

马希范

-

15

公元932 壬辰年

马希广

-

04

公元947 丁未年

马希萼

-

02

公元950 庚戌年

闽(909-945)

帝王

年号

年数

元年干支

王审知

-

17

公元909 己巳年

王延翰

-

01

公元926 丙戌年

王延钧

-

06

公元927 丁亥年

龙启

02

公元933 癸巳年

永和

01

公元935 乙未年

王昶

通文

04

公元936 丙申年

王曦

永隆

05

公元939 己亥年

王延政

天德

03

公元943 癸卯年

南汉(917-971)

帝王

年号

年数

元年干支

刘龑

乾亨

09

公元917 丁丑年

白龙

04

公元925 乙酉年

大有

15

公元928 戊子年

刘玢

光天

02

公元942 壬寅年

刘晟

应乾

01

公元943 癸卯年

乾和

16

公元934 癸卯年

刘鋹

大宝

03

公元958 戊午年

荆南(924-963)

帝王

年号

年数

元年干支

高季兴

-

05

公元924 甲申年

高从海

-

20

公元928 戊子年

高保融

-

12

公元948 戊申年

高宝勖

-

03

公元959 己未年

高保冲

-

02

公元962 壬戌年

后蜀(933-965)

帝王

年号

年数

元年干支

孟知祥

-

01

公元933 癸巳年

明德

01

公元934 甲午年

孟昶

明德

04

公元934 甲午年

广政

28

公元938 戊戌年

南唐(937-975)

帝王

年号

年数

元年干支

李昇

升元

07

公元937 丁酉年

李璟

保大

15

公元943 癸卯年

中兴

01

公元958 戊午年

交泰

01

公元958 戊午年

李煜

-

01

公元961 辛酉年

北汉(951-979)

帝王

年号

年数

元年干支

刘旻

乾祐

04

公元951 辛亥年

刘钧

乾祐

03

公元954 甲寅年

天会

12

公元957 丁巳年

刘继元

天会

06

公元968 戊辰年

广运

06

公元974 甲辰年

吐蕃(bō,字典中竟查不到这个读音!电脑“全拼输入法”中竟查到了这个读音。629~846,217年。是进入青海、西藏的羌族建立的地方民族政权,与唐代有较长时间的密切联系。),渤海国(698~925年,227年。是粟末勒歇建立的地方政权。它的墓葬沿袭高句丽传统。),南诏国(748~937年,189年。以乌蛮蒙姓为国王、白蛮大姓为辅佐的地方政权,与唐朝有密切联系,在现今尼泊尔、不丹、锡金一带。),大理(937~1253,316年。继南诏而立,白蛮大段氏所建。被蒙古灭掉。)

按存活时间长短排列:汉(前206~公元220,426年。西汉前206~公元25,231年。13帝1后1王莽。都城长安;东汉25~220,195年。13帝,都城洛阳。)>宋(960~1279,319年。北宋960~1127,167年。1祖8宗,都城开封;南宋1127~1279,152年。9宗,都城临安今杭州。)>清(1616~1911,295年。3祖8宗一位爱新觉罗溥仪。定都北京。)>唐(618~907,289年。1祖1后18宗1哀帝,都城长安。)>明(1368~1644,276年。16个皇帝,都城应天~北京。)>辽(907~1125,218年。1祖7宗1帝,都城上京,陪都辽城今之北京。)>元(1206~1368,162年。2祖1监国2后10宗3帝,都城中都~大都~北平~北京。)>晋(265~420,155年。西晋265~317,52年。4个皇帝,都城洛阳;东晋317~420年,103年。11个皇帝,都城建康今南京。)>北魏(368~534,148年。2帝1王1高贵乡公1帝,都城洛阳。)>金(1115~1234,119年。1祖7宗2王,都城会宁府~中都。)>三国吴(222~280,58年。1帝1王1帝1侯,都城建业今南京。)>三国魏(220~265,45年。)>三国蜀汉(221~263,42年。1帝1后主,都城成都。)>隋(581~618,37年。经历3个皇帝,都城大兴今西安后迁都洛阳。)>中华民国(1912~1949,37年。总统府南京。)>秦(前221~前206,15年。周赧王59年乙巳前256,秦灭周。自次年秦昭襄王52年丙午前255起至奏秦王政25年己卯前222,史家以秦王纪年。秦王政26年庚辰前221完成统一,称始皇帝。)>太平天国(1851~1864,13年。都城金陵。)。至此暂停,后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

到此咱们再绕回来书归正传:此时此刻,耶无害正纵马冲过神龙教弟子的围追堵截,离开大散关直奔凤翔府。时辰不大,他便越过凤翔来到岐山县境。

五丈原。

此地在今陕西岐山县城南约20公里处。高120余米,面积约12平方公里。其西接麦里河,东界石头河,南临棋盘山,北据渭水。形势险要,可攻可守,为古代行军布阵之地。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六出祁山,便驻兵于此。北端建有诸葛武侯祠,祠内有明、清楹联匾额,诗词碑碣多块,献殿墙壁嵌有清刻岳飞书写的前后《出师表》石碣四十方。

而就在这大丈原之上,耶无害纵马穿行在少林八百罗汉的棍棒之间,一场阻击耶无害的巨网又铺天盖地而来。然而,一代剑侠耶无害面无惧色,剑不出鞘,这才是真正的大侠!纵横驰骋,闪躲腾跃在马鞍上下左右,很快便冲破封锁直奔扶风县境。

马援墓。

此墓在陕西扶风县城西约3.5公里的伏波村。墓为圆椎形夯土堆,高约10米,直径10米,墓前有清刻“汉伏波将军墓”碑一通。马援(公元前14~公元49年,63岁。)字文渊,东汉扶风茂陵人。新莽末为新城大尹(发yin音,,not yi一,伊),后依附割据陇西的隗嚣,继归刘秀,参加攻隗嚣的战争。建武十七年(41年)任伏波将军,封新息侯。在进击武陵“五溪蛮”时,病死军中。成为东汉初期的一位英魂。

就在此处,耶无害冲破崆峒派弟子的封锁直奔武功县。

苏武墓。

地处陕西武功县旧县城北1.5公里武功乡龙门村。为一圆形夯土堆,高约4米,南北约30米,东西20米。封土前有清康熙、乾隆和道光时的“汉典属国”、“重修苏武墓门”碑等数通。苏武字子卿,西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汉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出使匈奴,被扣留,苏武杖汉节于北海(今贝加尔湖)牧羊,长达十九年之久,始元六年(前81年),因匈奴与汉和好,始得回汉,官典属国。

同样,耶无害在苏武墓冢旁边冲过莲花教教徒的阻击,打马直奔兴平。

杨贵妃墓。

在今陕西兴平县马嵬坡。杨贵妃,名玉环。唐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安禄山占据长安,玄宗仓皇出奔,途经马嵬,六军不进,杀死杨国忠,又迫玄宗赐死杨贵妃。至德二年(757年)玄宗密令中官将贵妃迁葬。墓为一陵园,面积3000平方米,墓砖砌圆形,立“杨贵妃之墓”碑,大门横书“唐杨氏贵妃之墓”七字。内有历代名人游后题咏碑刻,唐僖宗《幸蜀经马嵬诗》:“马崔杨柳绿依依,观鸾舆幸蜀归,泉下阿环应有语,这回休更罪杨妃。”还有林则徐《路经太真墓诗》:“六军何事驻征骖,妾为君王死亦甘,抛得蛾眉安将士,人间从此重生男。”近年此墓修葺一新,环境幽雅宁静,有空你可以去拜访一下杨贵妃!

然而,此时此刻的耶无害正在贵妃的陵墓边缘冲杀着红花教教徒的围追堵劫、直奔咸阳,再过咸阳,京师长安就要不远了!

出乎意料,耶无害尚未驰出兴平县境,在汉武帝刘的茂陵又遭到榴花教教徒的围堵劫击。然而,耶无害依旧兵不血刃,闪展腾挪、打马如风。他不愿也不忍杀任何一名中原武士而致使中原武林界对他的误解和仇恨深之又深,他中希望尽快冲破一个个的罗网进京向天子复命。但是,他没有料到进京之路竟是这么的艰难险阻,更没有料到中原武林界又会有这么多的人要取他性命。可想而知,他此次奉令护送阿里耶库尔回归已让他蒙上了多少不白之冤!又有何人会真正了解他此时此刻的心情?也罢!一不做,二不休!再艰难险恶的道路,他依然要不畏艰险奋勇前进,哪怕他会流尽“最后一滴血”!

霍去病墓。

霍去病墓为汉武帝刘彻茂陵的陪葬墓之一,在茂陵东500米处。霍去病十八岁随其舅父卫青出征匈奴,勇猛无比,曾先后六次出击,打通河西走廊与西域之间的交通。但霍去病是个吉祥又不吉祥的名字,他虽名为去病,可在元狩六年,即公元前117年,英年早逝,病死军中,年仅二十四岁。成为一名大汉英魂!“汉家自古出英魂”,于此可见一斑!就像此时此境本故事主男人公耶无害的大名一样,也是一个吉祥又不吉祥的名字,虽名为无害,但他却是遇到了千难万害。他前进的道路之上,总是被人设下了坎坎坷坷和千难险阻。从茂陵一直延续至此,耶无害一直在榴花教教徒的沿途截击中顶风前进。

有道是“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我们观看着耶无害冲杀至此,既然留不下什么名声,那就应该好好记住霍去病这个英魂的名字,让我们再好好看看这位汉家千古名将的土墓冢。

所谓霍去病墓是一座仿祁连山形状的土冢,墓前陈列着的大型圆雕石刻,是汉武帝为了表彰霍去病的战功而立的墓饰。计有马踏匈奴、卧马、跃马、石人、人把熊、伏虎、卧牛、卧象、怪兽吞羊、野猪、蛙、蟾、鱼等十四件。石刻题材新颖,生动逼真,反映了西汉时期社会的富庶和国家力量的强大。石刻雕刻手法简练浑厚,保存也较完整。1978年在霍去病墓所在地建立茂陵博物馆。

这就是霍去病墓的前前后后,但如今它却成了耶无害纵马冲杀的战场。从茂陵开始,自西向东,耶无害先后冲杀过了霍去病墓、昭帝刘弗陵的平陵、成帝刘骜的延陵、平帝刘瞰的康陵、元帝刘奭的渭陵、哀帝刘欣的义陵、惠帝刘盈的安陵直至高祖刘邦的长陵和景帝刘启的阳陵,一共是九陵一墓,都分布在渭河以北咸阳北原,绵延约50公里,基本上在一条直线上,共计遭到十大教众的围追堵劫。但耶无害决心要冲过黑暗奔向光明,这来自路途之中的强大阻力并没有挡住他前进的铁蹄,而且他至始至终没有亮出“昆仑宝剑”而伤到任何一名中原武士。他的这一做法无不使前来堵截他的奇英而感到吃惊,他为什么对接踵而至的劫杀义无反顾?为什么在这九死一生的危难之际而始终剑不出鞘?他又为什么不肯伤到任何一名前来堵截的中原武士?相形之下,他们岂不是有点欺人太甚而自惭形秽?也许这是耶无害命不该绝,在渭水北岸的高原边缘,从雄伟隆起的刘帮(邦)的长陵开始,偏西为吕后冢,再西为惠帝刘盈的安陵,其东侧为景帝刘启的阳陵,这东西长达20公里之内,土冢累累,劫杀不断,但他凭着一匹快马和敏捷的伸手,已将它们远远抛之于后,离开了咸阳。

千里不负有心人!九月十八日黄昏之前,耶无害终于回到京城。

他来到京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自己失而复得的雄璧“万宝玉”郑重地送给了万花公主,而他留下了公主送与他的雌璧“万宝玉”,信守了他离开京城赶赴西域之前对公主曾有的承诺;第二件事,就是他在大明宫内靠近玄武北门的三清殿秘密晋见了天子:

“耶爱卿!你不负朕之所托,一路辛苦了。”

“皇上!臣使命完成,但是契丹国主已认出阿里耶库尔所带去的是具假人头,而且他在逃离之时已死在相府杀手之手。”

“嗯!这个朕已知道!”天子程福贵话刚说到这,猛听到殿外又传来了高呼——

“耶无害快出来!杀了耶无害!杀了耶无害!”

“耶爱卿!你听到了没有!朕可是日日能听到这些叫声!”

“臣在一路之上也听到了,更经历到了。只不过那时我是无以论辩,直到现在,我看我还是无话可说!”(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每日一梦如一梦再见时我的爱不曾旧老将往事留在心中若是不与你邂逅弑神游戏一个人的兵荒马乱暗恋傲剑弑天下蓬莱宫阙情天命纹章之幽灵传说你是我的青春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