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趣 > 呐喊的边缘 >呐喊的边缘

自序

几年前的一个深秋,我从上海回到家乡,在大城市的碰壁,令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陷入低谷期。心情不止是郁结,更多的是迷惘。

我的迷惘源自于我心中标榜的理想和我每天要面对的生活完全格格不入。每天重复着机械式的工作,与我原先对于未来的规划,压根是南辕北辙。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过同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似乎早已成为这个时代,每一个年轻人都要面临的问题。

或早或晚,它总要来。有的人早有觉悟,然而更多的人毫无防备。

说来惭愧,当年刚毕业豪情壮志的我,短短半年时间,就被上海底层那种忙碌又看不到希望的生活状态,折磨得身心俱疲。曾梦想仗剑走天涯,傲气面对万重浪,没想到仅仅一个浪头,我就被无情地打翻了,沉入汹涌而麻木的人海。

平凡如我,呵呵二字,就足以概括。那待不下去,只能撤退啊,不撤退咋整?结完房租,口袋里就剩下就几百块钱。

我刻意买了一张动车票绕道去了合肥,为了见一面我大学时代喜欢的女生。她似乎看出我的窘迫,不愿意下馆子,和我在老乡鸡吃了一顿快餐。她不让我点多,可当时我还装阔,两个人吃快餐,我也硬生生点了个一百块。心想,我再怎么也是上海回来的嘛,我能给魔都丢脸么?那份灰头土脸的幼稚,直到现在回过头来想,都觉得狼狈好笑。

谁曾想,那就是最后一面了。

在我回来的最初那段时间,我总是喜欢找各种理由去路过我的中学校园。其实从来也不进去,只是沿着它的围墙走一走,更多的是感受一下心底的某种情绪。

它明明变了很多,早已不再是我记忆中熟悉的模样。但我还是听凭身体和感官本能的选择,可能是因为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吧!它也许对别人来说平平无奇,可是对我们自己而言,却是无可取代的。

毕竟在这座古老的校园里,曾经有过我太多美好的回忆,有过我的求而不得,也有我过的恋恋不舍。

那时的我,每天都急于寻求一种力量,能够使我的心境趋向平和,然后顺利走出逆境。我想,如果真有这种力量,或许会在这里。

记得有一个朋友对我说

如果有一天你觉得很迷茫,不知道接下来该往哪儿走了,就沿着来时的路再看一眼。你不仅会找到方向,而且会明白,其实人生走的每一步,都算数。

可来时的路究竟是从哪里算起呢?每当我驻足在人行道的街边,遥望着对面的校园里那些被树影交错掩映、似曾相识的青瓦时,就好像我也在遥望着一些斑驳青旧的回忆。

而那些树影,总是会摇摇晃晃遮住我的视线,就好像层层的流年,不厚道地遮住了我们一并逝去的青春。

我想要故作轻松地一笑,然后就算了。离开那些多愁善感的回忆,每天按部就班的生活吧!或许回忆本身就是一种美丽而无谓的徒劳。

但我又偏执不甘心,就很努力地试图把回忆的每一个细节都看清晰,以为看清了就能永远铭记。可我却逐渐意识到,回忆并不是录像机,它没有倒带键,再回首,一切都不过是雾里看花,其实什么也看不真切,更抓不住什么。到最后,连自己的身影都模糊了。

原来,回忆最可怕的缺失,是先从遗忘自己开始的。

这种忘记是具体的,忘记自己从哪里来,想到哪里去;忘记自己梦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心中执着的信念又是什么。

是的,我彻底陷入了青春的迷茫和困境。

我不止一次地问自己,是不是我们每个人都得经历一段暗无天日的岁月,才能破茧而出,化蛹成蝶?

这大抵可以看作是成长的考验吧。可在这之前,从白天到夜晚,从夜晚到天明,这日复一日的孤独和挫败,简直像阴冷的潮水一样,一波接一波,不断地袭来。怎么受得了?纵使能扛得住疲倦的身体,也扛不住失落的灵魂。

终于还是有一天,我在校门口的小摊吃糖醋炒面的时候,突然顿悟了。是,顿悟了。原来我一切的不甘心,不是对于生活,也不是对于回忆,更不是家庭、朋友,而是这一路我压根没有拼劲全力去抵抗,就任由自己的溃败!

我那自诩不顾一切,打破南墙的冲劲呢?

我那笃定一生,只为实现梦想的决心呢?

都被小小的现实打败了。

都是嘴上说说而已,实则不堪一击,不值一提。

在记不清第几次站在校园的门外逡巡,我终于鼓起勇气走了进去。

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陌生,相反的,一阵风吹来,所有的树木都在向我招手致意。依然是熟悉的感觉,只不过,它们长大了,我也长大了。

我无法去印证当年和我一同在这里读书的那群人,他们是否还记得,曾在这里成长、经过的那些年?他们是否还记得那些刺痛心扉的故事,那些张扬不羁的过往,以及那些在碧树光影的身后,追梦而去的身影?

有太多匆匆说出口的再见,也有太多还没来得及说出口的喜欢,它们如今都像一个谜语,被深深地藏了起来。

转眼十年时间已过去。还没有准备好,属于90后最早一批的我们,就不情不愿地朝着三十岁去了。在时间的岔路口,我的同学们早已各奔前程,渐行渐远。如今还在联系的几个,大部分都已经结婚生子。

时间就是这样,它从来不会为任何人停留,只管亦步亦趋的前行。

从那时候起,我习惯将一些零碎的记忆,用笔记录下来。我害怕终将一日,那些悲壮的心事会像庭前落花,零落成泥,变得不再传奇。

于是写完这本书,就成了我的一个心愿和寄托。主人公闫寻和陈牧,都是取自我身边现实的缩影。

但艺术创作并不等同于现实,我更多的是想传达出一种力量我们不仅要拥有独自在逆境中突破、生长的勇气,也要懂得珍惜和享受生活中与别人的交往过程中,彼此产生的真诚、善意和美德。

以前我会认为青春是一首歌,它是轻快的,明亮的,即使有时会不着调,不会也没有什么关系,因为唱歌的人只要开心就好。

可随着年龄的变化和心态的转变,现在的我,更倾向于把它当成一杯酒,它是看似清澈,实则浓烈的,当你回味的时候它就开始变得滚烫。

不过无论你把青春比喻作什么,既然你从未想过辜负那些年,就更没有理由辜负当下的自己。

在那天的校园里,我一个熟人也没看见,可我看见了16岁的自己。

快乐,纯朴,勇敢,执着。而我身边,都是和我一样的人。

朋友,不要让自己在消沉的状态里待太久。多给自己一次机会,多给自己一些正能量。

就像泰戈尔的诗里说的那样,当我们热爱这个世界时,才真正活在这个世界上。

谨以此书献给广大的青年朋友们,愿我们一同成长,一起加油!

相关推荐:前世管理局原木传奇之决战野人山大唐吃鬼人修城记璀璨的银河小鸣子回家记我在梦里抓坏蛋重启太阳重铸盛世文明闪电雷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