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趣 > 宋元之末 >宋元之末

第三十九章 微醉

秦起的心,深深地疼了一下,眼睛不觉有些cháo湿了。

“秦公子,知道了我是女扮男装,我们原来的约会还算数吗?不管你来不来,反正我会等你,一直等你!”

我该去见她吗?秦起站起身,轻轻地踱着步。

夜深人静,在那个叫静水园的庄园里,她在想些什么呢?

这一夜,秦起失眠了,细想起来,应该是他平生第一次失眠。

当秦起辗转反侧,无法入眠的时候,南边数百里之外的宜州,师姐吴薇,也陷入了类似的情感漩涡。

吴薇正式出任吴氏商社集团总社长之后,决定了三家大事:第一,在潭州设立酿酒商社、餐饮杂货商社和娱乐休闲商社。第二,疏通宜州至潭州官道上的卡脖子路段,在虎跳垭至鹰眼谷之间,修建一条钢索索道,方便宜州生产的水泥、玻璃、火药和钢铁等大宗商品的外运。第三,以商社护卫队名义,建立一支准军事部队,成员从商社职员中挑选;并在虎跳垭、鹰眼谷两处险要,修建要塞,将准军事部队驻扎其中。

张文琪对于吴薇的新官上任三把火,是有心理准备的,并且也持积极支持的态度,希望尽快与新老板建立融洽关系,加深相互理解。

但在虎跳垭、鹰眼谷修建要塞的事情上,两人出现了一些分歧。

张文琪认为,以护卫队名义,建立一支人数众多的准军事部队,已经是打擦边球了,如果还那么高调地修建军事要塞,就怕官府着恼,就建议吴薇,先去找宜州知府姚秋智探探口风,如果他非常反感,那就暂时搁置一段时间。

吴薇却不同意:“如果我们现在去问姚知府这个问题,他肯定是不会明确同意的,不如我们先在虎跳垭修一座要塞,官府要是追究起来,我们就,建的是一座军事游乐园,想来知府大人就不会细究了。”

张文琪觉得吴薇考虑得很合理,举手表示赞同。

等虎跳垭的要塞修到一半,知府大人果然派人来问,毕竟要塞就修筑在官道旁,来来往往的人看在眼里,坊间议论纷纷,官府是不能不管的。

站在吴薇身边的张文琪,还以为吴薇会拿出军事游乐园的辞,但出乎意料地是,吴薇临时变卦,来了个实话实:

“差官大人,现在宜州周边不太平,我们修这要塞,一是要准备抵抗蒙古兵,二是要防止清风寨等处的匪患。”

张文琪当时就傻了,心想这回吴薇,可算是捅了个大篓子。

可是吴薇却若无其事地呆在自己的总社长室里,也没有给张文琪任何解释。

宜州官府方面,似乎被吴薇的大胆回复给雷到了,竟没有了后续动作。

吴薇一不做二不休,索xìng将鹰眼谷的要塞也一并修成了,官府也没有再什么。

不过吴薇,并非仅靠着胆量做事,她也有心思缜密的一面。为了弥补和知府大人的关系,吴薇通过宜州通判李时政的渠道,与知府姚秋智的夫人姚周氏拉上了关系,两人倒是一见如故,一来二去,最后吴薇还拜了姚周氏为干娘。

修筑要塞的事情到这儿算是基本抹平了。但对于吴薇的临时变卦,事后又不给个解释的做派,张文琪心中还是颇为不满,嘴上碍着面子没有,心里是不太顺畅的。

吴薇察觉到了张文琪的心理活动,准备找机会向他解释一番。

机会很快来了,在虎跳垭至鹰眼谷钢索索道竣工典礼上,吴薇趁着张文琪酒兴正浓,向他举杯:

“文琪兄,我吴薇一介女流,又没什么历练,出任总社长确实是勉为其难,幸好有你这样的能人在后面支撑,我是感激不尽啊!”

“哪里、哪里,总社长雄才大略,文琪佩服!文琪不才,还望总社长多指教!”

“我这人做事风风火火,有时难免轻率,有什么得罪之处,还望文琪兄多多包涵呐!”

吴薇到这儿,举杯一饮而尽。

张文琪明白,吴薇这是向自己道歉了,心里立马就向冰棍一样软化了,暗想道:“人家一个年轻姑娘,心胸都这么宽,自己快三十的人了,还为了一事如此计较,实在是不应该呀!”

又想着吴薇担着这副重担不容易,自己今后要更加尽心襄助。

有时候,一的磕碰,反而会加深两个人之间的了解。

喝了这杯酒,吴薇的脸上又增添了一些红晕,张文琪见她举手按住额头,人微微有些摇晃,知道她不胜酒力,忙伸手扶了她一把。

当吴薇侧过头,向他头称谢时,吴薇那一双迷离的眼睛,让张文琪的心禁不住动了一下。

张文琪记得有一副著名的对联,上联是:酒饮微醉;下联是:花看半开。看着微醉的吴薇如此动人,张文琪似乎更加明白了对联里的寓意。

从那天之后,两人的关系进入了全新的阶段,除了在商社事务上更加协调融洽,私下的关系,也不知不觉地发生了变化。

随着量变到质变,张文琪做出了一个突破xìng的举动,他向吴薇献上了一束鲜花!

看着张文琪火热的眼神,接受了鲜花的吴薇,倒有些犹豫起来。

现在是南宋德祐元年(元至元十二年)五月,即公元1275年六月,元军与宋军的全局态势如何?

西线:元军与四川宋军的交战,处于僵持状态,四川宋军凭借有利地形,层层阻击入侵的元军。元军暂时难以打开局面。

中线:元军阿里海牙部与宋军高世杰部,在岳州一带对峙,元军力量虽明显占优,但抗元民军也是一股不可视的力量,他们会改变历史的走向吗?我们拭目以待。

东线是主战场:元军攻陷重镇建康后,又相继攻克了周边的镇江、常州和广德等军事要地。南宋朝廷为挽救危局,任命主战将领张世杰为保康军承宣使,总督诸军。

张世杰上任后,派遣部将阎顺、李进进军广德;谢洪永进军平江;刘师勇、李山进军常州。

五月初七,张世杰部将,都统制刘师勇在姚省、陈炤的协助下,收复了常州。南宋朝廷随即任命姚省为常州知府,陈炤为通判,率军守城。

常州背靠运河,面临长江,是临安的重要屏障,也自然成为元宋两军争夺的要地。

宋军此番收复常州后,在优势元军面前能够坚守多久,是东线战局走向的关键。

太阳初升,建康府,元军大营的中军帐里,元军统帅伯颜,正在和他的好兄弟阿术,商讨着东线战场的整体部署。

阿术想问题比较直接,如果按他的思路,元军早应该兵发临安城,攻进城去,绑了宋朝皇帝回大都(今天的běi jīng)。

但亦师亦友的伯颜,想得就复杂多了,他总是对阿术,最好是能让宋朝朝廷投降,那样的话,就更容易收服南方的民心。

大兵压境,围而不攻,是伯颜既定的策略,现在元军的主要军事任务,就是打通所有从建康通往临安的关隘,打掉宋朝朝廷的任何幻想。

阿术是智勇过人的名将,不过跟着伯颜的时候,就常常不自觉地偷懒,因为他相信伯颜想出的计策,一定是错不了的。不过今天,伯颜却偏偏要问他:如何对付镇守扬州的两淮制置使李庭芝?

当年李庭芝因为襄樊失守而被宋朝朝廷罢官,不久元军南下围困扬州,镇守扬州的两淮安抚制置使印应雷暴病而死,朝廷于是重新起用李庭芝任淮东制置使,李庭芝上任后,专心增强淮东一带的防御,成功地阻止了元军的多次进攻。

阿术心想:“放眼现在的宋军将领,能征善战的已经不多了,而这个李庭芝,因该被排在首位,问我如何降伏他?我看还是用老办法管用。”

阿术便对伯颜道:“我看,还是用攻取襄樊的办法,筑土城围困扬州,待李庭芝弹尽粮绝,再劝他投降。”

伯颜头同意了阿术的方案,又感叹了一句:

“李庭芝是个难得的人才,不过要他降元,恐怕是很难的哦!”

兄弟俩人笑之间,就分工停当:阿术负责对付李庭芝;伯颜先攻常州,再兵临宋朝都城临安,逼降南宋朝廷。

元军占领之下的鄂州,长江边,正午时分,百余艘楼船护送着几十艘运输船,正缓缓地驶入元军水寨。

这支运输船队,运送的是元军的粮草,它从襄樊启程,由汉水转入长江,到达鄂州。

在离元军水寨不远的青山上,两个游人模样的汉子,正在密切监视着元军水寨的一举一动。

领头的壮实汉子,名叫方云赐,原是辛铭久特攻队的一名校尉,刚刚被选调进入金安泰领衔的民军情报队,他的职务是:情报队鄂州队指挥官。他的掩护身份是:鄂州贵仁粮行大掌柜。

相关推荐:我的青春恋爱物语很有问题贞观憨婿元末科技帝国元末之雄霸天下穿越元末的快乐青年我被校花逆推后被校花逆推之后迢迢和亲路:契约王妃从向往开始制霸娱乐圈反派boss被我渣到怀疑人生[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