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趣 > 清宫静妃传 >清宫静妃传

七十三、夜吟应觉月光寒

四阿哥原就是难产,生得格外瘦弱,自那日漱芳斋受惊之后,更是夜夜啼哭,不得安眠,翌日很快便发起了高热。董鄂凌霄心系幼子,常常衣不解带,陪伴左右,皇帝亦是忧心忡忡,连政事也一概不问,只整日陪了爱妃幼子,长住于承乾宫。

因着阖宫上下都盯着承乾宫,不过十六日夜里,安德广与其其格轻易便用两名死囚将乾生与玉媺换了出来。

夜色未央里,青月正坐在那炕上,只管着自己出神,其其格忽然挑了赤红的百鸟朝凤锦帘进来,压低了声音道:“格格,成了。”

青月尚未回过神来,又听得她道:“那乾生不肯走,要再见格格一面,说是有要紧事对格格说。”青月方知她所谓何事,却也不以为意,只随口道:“他人呢?”

其其格方伸手一引,那浓黑的夜色下,偶尔一点月光倾泻,积雪泛着粼粼清波,忽地一晃,便转出两个兜着风帽的人来,走进了暖阁里,像是寻常奉命行走的宫人。

那先头的一个撂下风帽来,露出一张清秀俊逸的面孔来,朝着青月跪下道:“乾生谢静妃娘娘救命之恩。”

青月只无波无澜道:“起来罢,男儿膝下有黄金,你无需如此。”

乾生方起身携了玉媺的手,道:“性命事小,若今日以身殉国,倒也英雄。但静妃娘娘成全我与玉媺二人,恩同再造。”玉媺闻言亦是温婉一笑,轻瞥了乾生一眼,那眼波似醉,如春风含情,方对青月道了句:“谢静妃娘娘冒死相救。”

青月见他二人情深意重,生死不离,心中又是羡艳,又是欣慰,便道:“只瞧着你们如今的模样,本宫便知道当初自己的抉择不曾有错。”

乾生见她始终是一脸云淡风轻的模样,不禁思虑片刻,方嗫嚅道:“我等为大明后裔,娘娘不担心放虎归山,我等揭竿而起,灭了满清统治么?”

青月听罢,亦不动怒,只似笑非笑道:“明朝已亡数十载,若其后人有治国之才,而显满清帝王无能,那我大清自然会有气数至尽的一天。但现今国泰民安,天下安定,可见我大清皇帝雄才大略,励精图治。本宫放你们走,原是希望你们放下复仇之心,亦是要你们明白,你们同我大清王朝的差距所在。何况如今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大同,若再挑起战事,只会生灵涂炭,哀鸿遍野。你们都是聪明人,亦历经过国破家亡之痛,想必明白本宫所言。”

乾生听罢,那眼中尽是赞许之色,怔了许久,方拱手为礼,道:“静妃娘娘胸怀天下,心系百姓,全然不似久居深宫之人。满清皇帝废去娘娘后位,娘娘却依旧肯维护其帝王之尊,娘娘心胸之广,乾生钦佩之至。”

青月静默不言,其木格见二人逗留许久,忙催促道:“马车已经在宣武门外等候了,二位快些上路罢,莫要被人发现,连累了我家格格。”

乾生本欲举足离开,却忽怔忡了片刻,定了定心神,似下了极大决心般,回首对青月道:“君子当知恩图报。既然静妃娘娘对我二人有恩,乾生便报答娘娘一回……”他忽然压低了声音,道:“宫中可有妃嫔名为宛如的?”

青月心下一惊,方迟疑道:“贞嫔……”

玉媺端庄的面容亦蒙上了一层阴郁,方与乾生对视了一眼,那话中亦隐隐含了几分担忧,道:“我与乾生在南府潜伏了半月,曾经见那位贞嫔与一名侍卫于子时私会密谈,言语间曾提及娘娘与皇贵妃。”

乾生道:“那位贞嫔娘娘看似柔弱,却如绵里藏针,我听得那侍卫唤她“宛如”,二人或有私情,提及娘娘时亦不怀善意。”他沉了口气,又郑重道:“总而言之,这宫中污秽肮脏,还望静妃娘娘保重自身。”

青月闻言,方莞尔一笑道:“即便为了两位这份心意,青月亦当珍重性命,绝不轻易让旁人戕害了去。”

她望一眼窗外浓稠如墨的夜色,雪光清寒,人心却暖,不禁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二位还是趁着夜色早些上路罢,免得多生事端。”又吩咐了安德广取百两黄金赠予二人做盘缠,望着他们匆匆远去的背影,方长叹了一声,坐在那炕上出神。

其木格掩好了暖阁的门,见青月半倚在那鹅羽软垫上瑟瑟发抖,忙用火钳拨了拨火盆里的红萝炭,方道:“格格可是冷么?我这便取大毛衣裳去,白日里都晒好了……”

窗外停了许久的雪,竟又开始飘落了,鹅毛大雪像极了满天飞舞的柳絮,夹杂着雪霰子,却带着分外的清寒与冰冷,打在琉璃瓦上飒飒作响。青月的声音里有一丝显而易见的慌乱:“我只是忽然想起,许久以前,瑾瑜曾经叮嘱我小心贞嫔……”她忆起贞嫔董鄂宛如那清秀温和,直如江南春水的模样,全然不似后宫之中满心算计,城府极深的嫔妃。

青月忽然抬起那双明如寒星的眸,怔怔地盯着那殿中烛火,眼神却是迷茫,仿佛不知能落到何方去一般,良久,方轻声道:“这宫里头,太冷了。”

四阿哥的高热持续不退,太医院上上下下数百名御医,皆侍奉于承乾宫,无人敢有半分马虎。董鄂凌霄日日不眠不休,亦清瘦得厉害,她素来婉转温柔,善解人意,但因着四阿哥病痛,亦不免肝火郁结,那承乾宫里常常听见女子悲泣之声,夹杂着瓷盏摔碎的声音。

皇帝接连数日歇于承乾宫,不问政事,太后亦不加理会。却于顺治十五年正月十八日,忽然道头风不止,欲携了几位太妃前往南苑养病。皇帝正疲于四阿哥之疾,已无暇理会六宫之事,亦从不上朝。满朝文武虽素知皇贵妃淑惠有德,贤良温婉,此刻亦不免侧目,私下议论纷纷,皆道皇帝宠幸滕妾,而荒废朝政。

众妃已连着数日不得见皇帝一面,六宫里更是流言四起,怨声载道,更有甚者竟诅咒四阿哥早夭。皇后素来性子温软,如何堵得住后宫众人悠悠之口,便只装作充耳未闻。

待到正月二十里,那日清晨,阳光熹微,青月方梳洗罢,便听得外头一阵娇声,忙回了头去看,却见那暖阁外头,夕颜抱着一束碧色梅花,蹦蹦跳跳便进来了。她穿着一袭粉白色锦鲤彩缎小袄,脖子上一圈出得极好的蜜合色风毛,云髻上正簪着青月初入宫时赠她的素白玉兰簪,又插着几朵新绽的玉蕊红梅,面上的笑意盎然灼灼如三月里盛开的一树桃花,远远便听着了她黄鹂般清脆的话语。

其其格忙放下手中的活计,起身道:“夕颜格格吉祥。”夕颜大大方方摆一摆手,欢喜地拉着青月的手坐下,道:“姐姐这里果然比旁人的地方清净,如今满宫里都在为四阿哥的病闹腾呢。”

青月见得那一束碧梅,已是愣愣地出神,并不接话。其木格极有眼色,忙从夕颜手中接过那束梅花,交由小宫女插到甜白釉瓷瓶里头。青月方回过神来,细细地打量起许久不见的夕颜来。

她已满了十五,生得灵动可爱,清秀大方,一双杏眼娇憨动人,整个人清丽饱满得如同一枝含苞待放的玉兰,俏生生立于那暖阁之中,仿佛带来了满宫的春色。

青月凝视了她许久,心下亦是欢喜,方执了她的手,便道:“怎的这样冰?”忙命其木格往火盆里多添了几块红箩炭,又轻轻替夕颜掸去了衣领上的雪米粒子。

夕颜见桌上摆着一只青玉箫,系着黛紫色的和合如意缎带,十分精致,便欢喜地拿起把玩。青月素来宝贝那玉箫,生怕她摔坏了,忙拉过她的小手道:“都是大姑娘了,还这样毛毛躁躁的,今日怎的如此开心?”

永寿宫内的光线极柔和,连糊窗的明纸亦是上好,夕颜的脸半露在熹微的晨光和一室帐暖的薄红色里,竟微微晕成了绯红。

她尚未开口,身后的侍女如意已是掩口笑道:“回静妃娘娘的话,太后方才从盛京传了懿旨回宫,下月格格十五岁生辰过后,便要宣格格至养心殿侍寝。皇上虽心烦四阿哥的病情,却也是允了,还说侍寝后便要封格格为妃。”

青月闻言有一瞬间的失神,然而不过一瞬而已,那心下五味杂陈,又是欢喜,又具忧愁,却不欲扰了夕颜的喜悦,犹豫半晌,方打趣道:“果真么?那来日我可要改口称一声娘娘了。”

夕颜却皱起了弯弯的眉头,轻叱道:“如意,你先下去罢。”又轻轻扯着青月绣满洁白菡萏的衣袖道:“姐姐可是不开心了?”

青月莞然一笑,轻轻抚了抚夕颜柔嫩似玉兰花般的脸颊,道:“姐姐只会为你开心,却也为你担忧。”

夕颜乖巧地点头道:“姐姐虽然不说,但夕颜觉得,月姐姐心里还放不下皇上,因此而不开心。姐姐更害怕将来夕颜会同你一样,为了皇上而神伤。”青月微微有些怔忡,不意一向天真的夕颜竟会晓得她的心思,只得苦笑道:“夕颜真聪明。”

夕颜摇了摇头道:“姐姐放心,我对皇上……只有兄妹之情的喜欢。夕颜开心,是因为皇上从前一向不喜夕颜,如今却肯听太后的旨意,说明皇上对夕颜不似从前般冷淡。夕颜视皇上如兄长亲人,兄妹之间,原就应当是如此和睦。”

青月的思绪仿佛二月里的风筝,轻轻地飘了很远。原来兄妹之情,应当是如他待夕颜一般。可他对自己,究竟又是怎样的心思呢?

她沉思良久,不过苦笑一声,叹一句罢了。事已至此,又何苦再去多思多虑。这一生,原本也就打算至此放下了。废后那日不忍说出口的“锦水汤汤,与君长决”,如今,却在心中百转千回,久久不能散去。

那窗棂外的鹅毛大雪飘了一阵又一阵,不一会儿,那近处鳞次栉比的屋瓦皆覆上了一层花白。那未若柳絮因风起的绵绵雪花,晶莹凝白,像极了天真少女不谙世事的心。夕颜还那样小,那样年轻,却亦懂得儿女情长之心。而数年前那恣意纵马于科尔沁草原上的青月,却单纯清灵得恍若人间仙子,不懂得情深缘浅,世事错落,亦从不知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只是如今,那一颗心却直如殿外的冰天雪地一般,再无春暖复苏之时。(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攻约梁山美女总裁的超级狂兵玫瑰时代偷心恋人光明圣皇牛头人领主重生甘诺的逆袭之路封帝录超级忍者系统摄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