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趣 > 罪恶中突围 >罪恶中突围

二百一十七、老板(1)

即使是卖凉水,也要自己当老板。这是叶明所在企业老板的感慨。

老板姓陈,大家便直截了当地叫他陈老板。陈老板也是内江人,老三届的高中毕业生,有头脑有魄力,也有脾气。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他,就没有贾家标准件厂的今天。1985年他开始任贾家标准件厂厂长,从此以后企业规模越做越大,职工的住房越来越宽,工资越来越高。不过,企业有日子好过的时候,也有举步维艰的时候。日子好过的时候,人们都说陈老板好,陈老板能干,陈老板懂经济懂管理;困难的时候,人们便指指点点,说陈老板这也不是那也不是,鸡蛋里也能挑出骨头来。于是他便大发感慨:我这个老板是一个帮人的老板。因为企业不是自己的,当个老板也是图有虚名,而且还背个骂名。现在是市场经济,以后甚至可能完全是资本经济,得靠硬通货说话。“我当厂长这十来年,为企业创造了好几千万财富,少睡了好多的觉,多掉了好多的头发,可我得到了什么?也就比大家多拿了一倍的奖金。如果我自己干,怎么也会比现在强,即使干得不好,也不用看哪个的脸色行事。所以,最好是自己给自己当老板。”

老板也有当得很苦的时候。现实,会慢慢地改变人的思想。可是,陈老板走不掉。摊子扯大了,职工加家属,上千号人张着嘴巴要吃饭,怎么能够说不干就不干呢。即便真不想干了,也没有合适的人来替换他,主管部门的领导也不会轻易地放他走。于是他说自己生来就命苦,被卖给这个厂里了。不过,感慨归感慨,工作他还是照样干。只是,这无意中的感慨倒经常在叶明的耳边萦绕。

别人都认为叶明和陈老板的关系非同一般,实际上,他们之间并没有什么特殊关系,完全称得上是君子之交。他们本来是邻居,进出门经常打照面。陈老板喜欢思考,叶明也喜欢思考;他们很谈得来,内容包括国家大事,也包括产品的市场情况以及厂里的人和事。叶明待人真诚,在厂里人缘好,有见解,对决策者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耳目;有什么重大决定,陈老板很愿意和叶明探讨,听叶明的意见。叶明并不想巴结他,也不想从他那里得到什么好处,只是欣赏他的才能,才和他保持这种比较紧密的关系。陈老板也只是借用一下叶明的头脑,思考一下问题,仅此而已。

到了上世纪的九十年代中期,制造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面临的形式越来越严峻。江苏和浙江的产品,以非常低廉的价格,大量涌入四川,冲击了四川的标准件市场。成渝两地的国营企业,纷纷倒闭,或者化整为零,变成了无数个个体企业。这时陈老板决定,成立一个公司,吃进一部分自己不能产生或者生产出来利润较低的产品,一方面可以扩充自己的品种并壮大自己的市场占有率,也可利用他们的产品和自己的品牌赚取利润;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江浙产品对市场的冲击力。

这个公司由厂里出资,独立核算。公司一方面组织江浙产品销售给厂里,同时自己也可以销售一部分厂里的产品。公司所需的产品和资金,都由厂里作提供,条件应该是相当好的。但运行第一年,亏了好几十万元。第一任经理看形势不妙,请求厂里关闭公司,自己要求下课。这时,叶明想起了陈老板关于凉水与老板的感慨,于是找到他,希望他不要注销这个公司,而是把公司交给自己做,唯一的条件是和厂里完全脱钩。陈老板爽快地答应了。

就这样,叶明也当起了老板。当然,那是一个比卖凉水好却也好不了多少的老板。(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我的门派太有才盗墓从云南虫谷签到打卡我家老祖天天想跑路传道从太极拳开始明末突围突围为科学奋斗最强战神学习使我快乐![综]阴阳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