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趣 > 王蒙自选集·小说卷 >王蒙自选集·小说卷

蝴蝶 秋文

秋文

那次他在雷雨中跌了一跤。醒过来后,张思远发现自己是躺在公社医院的病房里。远近驰名的大夫秋文亲自在护理他。这一跤,不仅摔坏了他的腰椎,而且,淋雨的结果是上呼吸道感染继发肺炎。

张思远到山村来没有几天就知道了秋文,上海医科大学毕业,四十多岁,高身量,大眼睛,长圆脸,头发黑亮如漆。她把头发盘在脑后,表面上像是学农村的老太太梳的纂儿,然而配在她的头上却显得分外潇洒。衣服总是一尘不染,走在山路上,健步如飞。这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农村,本来是一个显得很各色的人物,但她偏偏非常随和,和农村的男女老少都说得来,接过农民让过来的烟袋就吸,接过农民让过来的酒杯就喝。

听说她和丈夫离了婚,独自带着一个女孩子生活在山村。这种独身女人本来是很难在农村生活的,偏偏她和这里的男男女女交往,却没有人在背后说过她的半个不字。

开始,张思远觉得她有点儿神秘,同时直觉地不那么喜欢她,虽然他承认她本来应该说是相当漂亮的。他觉得她有点咋咋呼呼,每天说的话,走的路,抽的烟和喝的酒都超过了应有的限度。但是,她的医术好,和农民的关系好,所以张思远每次见到她也都礼貌地招呼一番。后来他又了解到,冬冬倒是常到秋文医生那里去,说是为了找一点儿医书看。生活总不会把一切门窗堵死。

“您说了许多胡话。”秋文医生说,轻轻地,音调完全不同于她日常的说笑,“可能您想的事太多了,大干部嘛。”隔着口罩,张思远好像看到了秋文医生嘴角的笑容。她的眼睛也在微笑着。这微笑里充满了理解,充满了悲哀,充满了凝结着悲哀的清冷的自信,好像是雪天里的篝火、天与海的尽头的白帆、月光下的一株老胡桃树。那个带几分男人气质的、饶舌的、随波逐流的大夫退到哪里去了呢?

“其实把你们拉下来当当老百姓也不赖。”另一次她这样说,丝毫不顾忌同病室的其他人,“要不,别看报纸上喊什么下乡、蹲点喊得那么凶,你们躲在自己的小楼里才不愿意下来呢。您说对不对?老张头!”

张思远想抗议,他并没有什么小楼。他现在连家都没有了。但是老张头的称呼使他觉得温暖,就像小时候母亲叫他“小石头”一样。张思远的名字(乡下管这种名字叫“官名儿”,可见,这种名字是为了做官才起的)才像石头一样硬。人需要母亲,需要亲昵,需要照料、理解和同情。所以每当秋文医生说“好好吃下这些药,多喝开水,你会很快好的”的时候,他都觉得特别熨帖。

冬冬每天来给他送饭,挂面、荷包蛋、山药汤、小米粥。“您不要那样生气。”冬冬说,“我不过是在日记本上发发牢骚罢了,爱发牢骚的人其实倒不会怎么样。那天是我不对,对李大钊和方志敏,我永远崇敬他们。我最近常想,生活压根儿就不像我小时候想的那样美好,所以生活压根儿也不像我现在所想的那样不好。”

“你,你转变了?”张思远惊喜交加。

“谈不上转变。我大概总不会完全了解您,就像您不会完全了解我。人和人的隔膜,是永远也无法消除的。于是发展到不是你吃掉我,就是我吃掉你。”

“那你为什么又天天给我送饭来呢?”

“秋文阿姨让我来的。她说,”冬冬迟疑了一下,好像不知道该不该把底下的话说出来,“秋文阿姨说,你爸爸也不容易……”

“你和她谈过我?”

“谈过。”

“谈过你的母亲?”

“谈过。”

“还谈过什么?”

“什么都谈过。怎么?违反保密条例么?”冬冬的语气又是那样刻薄了。

“不。我说,那很好。”

张思远——不,老张头从冬冬那里了解了一点儿秋文的事情。秋文原来的丈夫是一九五七年划的“极右”,现在还在劳改农场。冬冬认为,只是为了女儿的前途,秋文才与丈夫离了婚,实际上,她在等待着那人的自由。一九六四年“四清”时候的工作队,和一九七〇年“清队”时候的宣传队开始都瞧着她不顺眼,准备立案专门审查,但是所有的社员和基层干部都向着她。她主动到工作组和宣传队去谈自己的一切,谈笑风生,全无禁忌,反而打消了别人对她的猜疑。

她有一层保护色吧?她分明是一株异地移植的树,既善于适应水土,又保留着自己的与这里的植物群全然不同的个性。她的随和后面是清高,饶舌后面是沉思,嬉笑乐天(带点傻气)后面是对十字架的背负。

但那些又不仅仅是保护色,清高后面确有一种由衷的利他主义,沉思后面确有拿得起放得下的丈夫气,而背负着十字架的她仍然时时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想想她对村里的少男少女的婚姻恋爱的关切吧,她都快成了新式的、可靠的、不怕受累、不怕落埋怨的媒婆了。如果仅只是为了保护自己,她的笑声能那样真诚,那样傻气么?

但是她显然用另外的调子与张思远谈话,“好好了解了解我们的生活吧,官复原职以后,可别忘了山里人!”

张思远挥挥手,表示对“官复原职”丝毫不感兴趣。但是秋文不饶人:“甭挥手,我如果是你就争取早点儿回去。一个月挣着那么多钱跑到这儿来摸锄把子?不但官复原职,而且会官运亨通!”

“越说越不着边际了。”张思远更摇头了。

“当然。自然死亡再加上穷整,真正有经验、有水平又能干事的领导干部现在是越来越少!不光你们越来越少,就连我们这样的大学毕业生也越来越少。再搞上十年教育革命,等到中国人都成了文盲,小学毕业的就是圣人!而你们这些大干部呢,更成了打着灯笼也讨唤不着的宝贝!反正说下大天来,你既不能把国家装在兜里带走,也不能把国家摸摸脑袋随便交给哪个只会摸锄把子的农民!中国还是要靠你们来治理的,治不好,山里人和山外人都会摇头顿足地骂你们!”

张思远只觉得眼前一亮,心头一亮。治国治党,这是他们义不容辞的任务。事情总会发生变化,总会走向自己的反面。想不到秋文还是一位政治家呢。但是我能等到那一天吗?不是整天说离了谁地球也照样转吗?不是我已经被抛出社会生活的轨道有许多年了吗?

秋文的话应验了,没有用很久。一九七五年,张思远正择着韭菜就被接回了市委。一九七七年,粉碎“*”后,张思远升任省委的副书记。一九七九年,张思远又调到北京,担任国务院的一个部的副部长。(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大宋必须浪我在大宋贩卖焦虑部落直播间娘子可能不是人半神半本小说写本小说学武功网络小说写作指南我在修仙世界搞科技末日骷髅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