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趣 > 迷宫记 >迷宫记

百二九 花到荼靡时(上)

缠绵也令她说不出话来,所有的情绪都化为了泪水滚落。

于郊仿佛略微顿了顿,但并没有停下,反而更强势的带着侵略性触碰着她,甚至用某些极其陌生的方式撩拨着她。

只觉疲惫乏力的凌非有些窒息的感觉,她隐隐的发现似乎不对,一向温和、很在意她的感受的于郊,从来不会是这个样子的;她感觉到对方的气息越发的燥热了,可是她心中却凝结了一个冰点,瞬间蔓延扩大到了全身。

她猛然睁开了双眼,用尽了浑身的气力狠狠的推了出去,依然头晕眼花,几乎辨不清方向,只是下意识的拥着自己往另一边踉跄躲去,几乎是摔下了矮榻的另侧。

惊魂未定的凝视着因突如其来推拒而向后倒了些许的周元,凌非的喘息愈发的沉重而短促了,果然是他!

卑鄙!无耻!下流!竟然乘着她小睡的时候……凌非只想破口大骂,但心慌与喘气还有刚刚从睡梦中惊醒的心悸,让她被一阵阵的虚弱侵袭的连站立都有些不稳了。

周元的面上最初闪过一抹惊讶与微恼,但极快的就收敛了起来,正了正依然侧坐在榻沿的身子,似笑非笑的看着凌非:“谨妃的反应总是与众不同,可是瞧清了,朕有这么可怕吗?”

凌非极力的控制着自己想转身逃跑的冲动,就算跑,她又能跑到哪里去呢?那一堵堵令她无奈的高耸宫墙,封闭了她所有的退路。

周元话音落下了许久,见凌非一点儿动静也没有,隔着夜色、尤其是他周围灯火映出的微微明亮,愈发的衬着凌非那边的昏暗深沉了,似乎凌非细瘦的身形已经融入了树木枝干杂乱的阴影之间了。

他神色虽未变化,但周围些许的轻松之意已经全然消去,用着平日里最常听见的口吻再次开口道:“谨妃,过来。”

那种居高临下、不容置疑的口吻,更是让凌非打了个寒战,愤怒更多余惊恐。

“帝姬!帝姬!皇上的御辇已经出了天乾宫,往这边过……”稍远处忽然传来了银烛的小声嚷嚷,凌非就像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抬头望去,只见那一盏晃动的幽幽灯笼已经停了下来,隐约照出了一脸惊愕与惶恐的银烛,以及拦在她身前的宦官衣着的人,很快,那两个身影就再次的消失在了夜幕之间,再也看不到了,连出声求助的机会都没有给凌非留下。

银烛的这一晃而过,唯一让凌非知道的便是周元的到来似乎并未惊动逸云宫之内的人,她总算从混乱的脑海中分离出了些许神智,想起了还有和惠、郑云筠等人在小玲珑亭那边聚着等候周元的驾临,看夜色已完全完全笼罩了四周,也不知是个什么时候了,为何周元偏偏往她这里来了?!

这一下打断,也让周元的耐心耗尽,显然,他不希望眼下这样的情景被人瞧见,站起身来,背着手,斜向着凌非,也不多言,只是道:“谨妃?”虽然口气不重,声音也不响,但就像是在给凌非下最后的通牒了。

凌非咬了咬牙,终于向前迈出了一步,明显的迟疑了一下,随后才走出了第二第三步,虽进了酴醾架周围悬挂的灯火的范围,但距离周元依旧尚有距离。

为了避免再发生之前的状况,也想让眼下愈见僵持的气氛不再往更遭的情形变化,她努力的克制住心里的各种负面情绪,用相对平稳的语调说道:“臣妾不知是皇上到来,失仪了,请皇上恕罪。”并取了取膝,摆了请安的姿势。

“皇上是知的,臣妾最惧炎夏,即便未被暑气侵染,人也虚了三分,恐难以服侍皇上周全;韩才人等诸女已在园内恭候了皇上一日,置办了酒宴,排演了歌舞曲乐,只等皇上赏光了;臣妾还请皇上移步,勿让那一个个牵挂着皇上的如花女子,对月空叹。”

“谨妃,你说她们牵挂着朕?那你呢?你的心里,究竟有没有朕?”周元问的听不出喜怒情感,只是声音有些飘渺。

“皇上言重了!皇上是万民的天,万民的地,臣妾只不过是个卑微的女子,又怎会与他人有所不同。”

这一句看似肯定实则否定的话,周元又怎会听不出来呢!只是,谁想,他不怒反笑:“好一个万民的天地!绯祥,知道朕为什么喜欢你吗?因为你说出的真话就是真话,假话也只是假话,从来不会颠倒,更不用让朕还需费心分辨。”

他话毕,无需凌非作答,只是对着黑暗的另一边吩咐了一句:“这儿环境清幽,晚膳就摆在这里吧。”

一声答应,片刻后就有内侍手脚利落新添了坐榻食案等,一道道早已在灶房内备好的菜肴,由张氏、银烛以及周元带来的内侍送了上来,不见什么排场,甚至有些行色小心,;再听小玲珑亭那边传来没有间断过的丝竹与依稀的女子话语之音,便知周元不想惊动她们,更没有过去的打算。

凌非全无心情与周元谈笑,她不会因周元的那一句“喜欢”而有所动容,皇上的口吻只让她觉得与其说是情感流露,不如更像是一种恩赐,就像说喜欢阿猫阿狗,或喜欢某张字画一样。

她刻意的忽略了周元的那一句话,明知周元没那份心思,却依旧坚持道:“臣妾这边多有不便,唯恐怠慢了皇上,既然皇上不便移步,就让臣妾去把韩才人等人传来服侍皇上。”边说着,她就急切的想往那边过去,仿佛逃跑一般。

“谨妃不用过去了,你若是不喜她们,无需勉强。”

“皇上多虑了;皇上亦知臣妾与韩才人情谊深厚,臣妾又怎会不喜!还请皇上稍后片刻,臣妾去去就来。”

“谨妃,不要总让朕的话重复两遍。”周元的口气强硬,不过却还是没有动怒,凌非都有点儿开始感觉到,似乎他今日的心情甚好,其实凌非真希望他会一怒而去才是最好。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凌非也没了逃离的理由,只得不情愿又走了回来,听周元有些古怪的说道:“看来这事,倒是朕的不是了。”

凌非疑惑的看了他一眼,不知他所指何事。

“朕原想着你回来也有一年了,却大半时日闭门不出,性子恬淡也是好的,只是别总是把自己一个人闷着;这些新人与你年岁相仿,也是初入宫来,心思简单也少些脾气,倒是可以传来伴你消遣。”

周元淡笑着,微微的望了一眼小玲珑亭的方向:“不过,这会朕也发觉,让她们过来有些画蛇添足了,倒是扰了逸云宫的满园景致与娴静了。”

周元像是随意的谈笑,可凌非却还是轻松不起来,她全然不想回应周元流露出的那份体恤,只希望他们之间的距离越大才越好,她还能说什么呢,只是干巴巴应道:“臣妾谢皇上抬爱。臣妾并无所求,只要安安稳稳的过日子便是,偶尔有韩才人过来说说话,也已足以。”

因知道周元到来消息的人极少,因而连可以使唤的下人都有些捉襟见肘,距离晚膳准备妥当尚有一些工夫。

周元心情尚可,却也不意味着他愿意与凌非往来这些冠冕堂皇的言词语调,他眉间的疲倦之色,即使精神的愉悦也难以全部掩饰,大概凌非的话又让他厌倦,于是,他再次站了起来,迈开几步,同时挥动了几下胳膊臂膀,舒展了一番;过了一会儿,他更是摆出了几个身手架势,逐渐的打出了一套拳法来。

凌非有些看楞了,她疑惑着周元为何忽然会起了这个兴致;记得上一回见到周元的身手,还是袁氏姐妹行刺那会儿,不会那时周元只是稍稍露了一手,而且因被动的处境显得有些束手束脚,到后来,那袁芜琴更是由梁节安挡下了,周元也被侍卫层层的保护,无需他亲力亲为。今日,凌非虽只是和淑妃学了个皮毛的皮毛,但见周元的一路拳法行云流水,也知他身怀绝技,凌非早已听闻过,就连当初周元一穷二白起家之时,走的便是武举的路子!张章都不止一次用钦佩的口吻提及他的皇帝姨夫。

想到周元戎马生涯也是靠着这一刀一枪打拼出来,忽然她意识到昨日传言的亲征一事,难道已经尘埃落定了?如果真是如此,倒是可以解释周元的这番举动了——一个马上皇帝离开了战场、不得不被淹没在繁冗的国政之中,也难怪如今他还未出行,便已跃跃欲试了。

凌非猜测着,却也没有开口向周元提问,且不说后宫不便议论朝事,她本身敏感的身份,就不能让周元对她更加添了戒心;越是筹备着出逃的计划,她越是要稳住自己的一举一动,要让周元连一丝一毫都不能察觉出来才行。

周元兴之所至,有些把凌非都给忽略了,一套拳法下来,大约又觉得一人甚是乏味,便对着暗处招呼了一下:“过来,随朕比划比划!”

闻言,梁节安这现身,看来之前拦下银烛的便也是他了,只是遥遥一望凌非没有看清楚。凌非不禁有一种感觉,夜色似乎把许多人的身影都掩藏了起来,她没有瞧见的,未必就是不存在的。这个想法,让她有些毛骨悚然,她忽然间都开始怀疑,像梁节安这般就算在她附近她也无法察觉到的高手,如果一直在暗中监视她,她还能藏得住秘密吗?!

随后,她又连忙安抚自己,她这么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周元还犯不着这么严密的监视着她吧!更何况,要是周元真的有此举动,那么最该被察觉的做尽了恶事的应该是贵妃才是!

那边,周元与梁节安已经交手了几个回合,凌非除了热闹也看不明白什么,但周元沉醉与拳脚却是让凌非暂且安心了下来,不再随时担心着周元会不会把之前的一吻进行到底。

凌非看的眼花缭乱,正在心里叨念着周元最好和梁节安打到深夜,用光那些乱七八糟的气力,好滚回天乾宫睡大觉去!可是周元很快就停了下来,收起了架势,略带不悦的口气对梁节安说道:“卿真是愈来愈束手束脚了,不比当年了,不比当年了……”

“是陛下的身手更精湛了,臣自愧不如。”

周元苦笑的摇了摇头,又见一旁晚膳已经准备好了,便让他退下了。

直到擦了擦额角的汗水,他坐下拿起了筷子,还有些没有尽兴、略显遗憾的模样,随口就向凌非问起:“谨妃跟随淑妃习武也有一阵子了吧!淑妃当年倒真是应了那句‘巾帼不让须眉’,除了朕与身边的几名爱将外,就鲜少有比试胜的了她的!最另朕刮目相看的是,那种厮杀的场面,她从来不会像寻常女子那般惊恐尖叫或是干脆晕眩倒地;只是可惜她不是男儿身,否则一定是朕的一员猛将了!”

“皇上说的极是。皇上如今让淑妃居于内庭,却是埋没了淑妃的才干,就连臣妾时常也看的出来,淑妃很是怀念当初伴驾征战的岁月。”凌非已经憋了太久,连周元都提及了,她忍不住为淑妃鸣不平。

周元看了看凌非,倒是笑了起来,仿佛她说了个有趣的笑话:“朕都有些开始怀疑,绯祥的心里都装着点什么!淑妃就算身手再好,也只是个妇道人家,当初特殊时期也是迫不得已;如今天下大定,朕身边有大把的血性男儿,又怎么可能让女子再去舞刀弄枪呢!可不是要被人贻笑大方,笑话朕无可用之人了!”

凌非撇了撇嘴,只是知道在这个年代争辩毫无意义。

“说起来,朕倒也听淑妃提起过,绯祥把《听雪》又练得如同当年了;记得朕早在北地之时就听闻过《听雪》之名,绯祥一曲《听雪》引得举国上下无数女子效仿,连朕府中,亦不例外,只是除了淑妃,要能领悟到其神韵的女子始终没有,但淑妃毕竟好武不好音律曲乐,朕瞧着总还是少了些许精髓。”

周元徐徐说来,凌非听着听着不由有了不好的预感,可是她也不能阻止周元把话说下去,更让她无奈的是,小玲珑亭那边的丝竹班子恰巧又转了个曲调,悠扬中带出了一抹激昂,几声铿锵的重音落在凌非心尖令她一颤。

果然周元就道:“她们还真是极合了时宜,朕可是对绯祥的《听雪》慕名已久,不知绯祥能否在今夜让朕如愿?”

“皇上,淑妃曾言,《听雪》最适宜在雪地之中,游走飘雪之间,眼下炎炎夏日,岂不是少了那番意境?且臣妾平日里习《听雪》,都在甘泰宫的习武场内,臣妾这边从未备下过刀兵利器,臣妾只怕要让皇上失望了。皇上若是有心丝竹舞曲,韩才人等定然很乐意为皇上献艺。”

凌非原以为自己的借口已经找的十分贴切了,可是没想到周元无所谓的笑了笑,看着她却是对一旁说道:“拿朕的佩剑来!”

凌非一惊!他这是何意?难道他就不怕她心怀不轨、暗下杀手?!当初袁芜琴行刺一事还历历在目,他为什么还会如此从容淡定?难道吃准了她蹩脚的功夫,不可能伤及他一丝一毫?

梁节安立刻就捧了宝剑上前,但他明显就没有周元的那份从容了,尤其是听到周元要求他把宝剑递给凌非时,平日里动作既快又规矩的他,竟然迟疑了好一会儿,只是最终还是没有收到周元改变想法的指令,才略带犹豫的把宝剑呈给了凌非。

凌非握着雕刻了九龙祥云、镶嵌着华美珠宝的周元的佩剑,感觉到比平日里练习的木剑要沉重上了数倍,刚刚触手,很是不适应,尤其是铁器那冰冷的触感,很快就蔓延到了她全身。

“至于冬日还是夏日,这些讲究朕也不在乎,至多今日舞上一回,等到了时节,再比较下有何区别,岂不更是一桩趣事?”周元轻而易举的就否决了凌非的推脱。

凌非重重的握了握宝剑,适应了这份沉重之后,她反倒觉得有些顺手了起来,那分量感与握在手里的坚实,让她不由心神都宁静了下来,寒铁的温度似乎渐渐的让她感觉到了一丝《听雪》蕴含的冰冷之意,甚至想起了那招隐藏在其间的致命杀招!

远处,丝竹与笑语在飘渺之间,周元淡笑的神情凝视的仿佛已不是她了,哪怕是夏日以及带着一丝热度的微风拂面而过,都无法吹去她心里渐渐凝固的寒意,寒冷中,带上了无边际的悲凉,并被他人的笑意承托尤为深刻。

剑身缓缓的从刀鞘中拖出,被灯火映的刺眼,金属摩擦知音如龙吟般响起,余音绕梁。

她旋身舞出了第一下,利剑就像切割开了夜色,留下了一道触目惊心的残影。随后,已经习练了无数遍的身姿翻飞,不知是否沾染过鲜血、但总被擦的铮亮的利剑在轻柔飘扬的纱裙袖摆间翩翩起舞,不相称的搭配却出奇的融为了一体,就连凌非也不知为何,她渐渐的忘记了周元,忘记了梁节安,忘记了和惠、郑云筠,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那宝剑的分量让她有种被带动的感觉,好似已经不是她在舞剑,而是剑带着她起舞!(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女儿说她重生回来了打穿儒道世界的莽夫诸天:从吓跑无惨开始诸天:从火影开始打穿世界玩转那座韩城地下城之无良奸商地下城的失落短道速滑之冬奥传奇明明很强,却师承霸哥过分稳重我可以穿越进热血传奇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