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趣 > 九鼎风云录 >九鼎风云录

第九回孙悟空抱打不平惧留孙请如来佛

第九回孙悟空抱打不平惧留孙请如来佛

南蛮等七侠由中滑头领路,直到灵湾山脚下,正逢惧留孙佛在讲经说佛,不约而同地哄然大笑。

为什麽呢?大凡寺庙大雄宝殿中如来佛或毗卢遮那佛,药师佛,燃灯古佛,阿弥陀佛均是妙相庄严,神采奕奕。

或戴毗卢帽披袈裟,或面如满月,虬髪厚唇,双耳垂肩,手指作“无畏印”。

而这位佛爷完全是道家打扮:头上梳一双道士髻,唇上颌下有浓黑的胡须,不修边幅;两眼炯炯有神,大腹便便,穿一件宽袖肥大的道袍,将双手、双脚都裹在里边。

见七人无礼大笑并不作恼,笑嘻嘻地:“都坐下说话!”也不见他有何动作,七块石头骨碌碌地滚到跟前,不坐也得坐了。

惧留孙佛露了惊世骇俗的一手,七人收起玩笑之心,屁股只敢坐一半,毕恭毕敬地聆听训话。

“要说的克斯都对你们说了,能在今慕大找到九鼎,便能解救在三行洞中面壁的十个鬼魂,不然的话,死後也来此与他们作伴。有什麽要问的吗?”

众人不期他如此说话,彼此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敢怒而不敢言,最後将目光集中在南蛮身上。

高小子也豁出去了:“佛爷此言差矣!我等响应艾前辈的号召,闯荡大西洋底今慕大实属自愿,对什麽九鼎毫不知情,也不感兴趣,不淌这趟浑水,您另请高明,找得到找不到与我等无关!”

“艾克斯受吾之命,寻找失落的九鼎,乃头等重要大事。关键时刻岂能儿戏,说不去就不去的?”

“难道你要用强?”高门户板脸了。

“是啊!你想咋的?”六侠也怒不可遏地站起来。

“是啊!你想咋的?身为一佛,竟然对凡人动粗,说出去也不怕人笑话!”话音自空中而来。

惧留孙仰天说道:“斗战胜佛在天上听得多时,也该下来了!”

“下来就下来!”眼睛一晃,天上降下一位威名赫赫的上仙,头戴毗卢帽,身穿杏黄色海青,一张猴脸,只是白里透红的脸上多了几条金印,大概现在的身份是闘战胜佛,不是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脸色都变了。

脾气、习性未变,身子一扭,坐在惧留孙佛的坐塌椅背上,喧宾夺主。嬉皮笑脸地冲着七人说道:“孩儿们,不用怕!有老孙在此,这老儿不敢把你们怎麽样!”七侠成了孩儿们。

“闘战胜佛,贫僧劝你不要多管闲事,此事有如来佛祖参与,小心你吃不了兜着走!”

“你甭拿如来佛压我!什麽破鼎弄丢了,自己不想法子去找,赖着人家凡人兴师动众满世界去找,不怕丢人!”

“好哇,倒说起我来了!此事皆因你而起,你脱得了干系吗?睁着眼睛说瞎话,真不是好鸟!”

“笑话!此事与老孙什麽相干?再说我本是天生石猴,不是鸟,请你不要搞错!”

两位佛爷闘嘴,互不相让,超有趣儿,七人看得过瘾,听得津津有味。

“好,我就说於你听,看你还能抵赖?”

周天之内有天、地、神、人、鬼五仙,有蠃、鳞、毛、羽、昆五虫。还有混世四猴,乃灵明石猴、赤尻马猴、通臂猿猴和六耳猕猴。

这四猴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蠃非鳞非毛非羽非昆,不入十类之种,不达两间之名。并且精通变化、知天时地利、移星换斗,晓阴阳八卦、避死延生,拿日月、缩千山、捣乱乾坤,又善能辨音察理、知前後历史、万物精明,还为所欲为,胆大包天。

其中六耳猕猴在唐僧西天取经路上,变作孙悟空打伤唐僧,抢了包袱,才有真假美猴王之争。

二猴从天上打到地下,不管哪位仙家菩萨都分辨不出;一直打到西天雷音寺,如来说出猕猴的本象,并用金钵盂将他罩住,无处逃遁、束手就擒之时,被孙大圣轮起金箍棒,劈头打死,至今绝此一种。

孙悟空道:“不错!陈年往事亏你记得这样清楚,这和九鼎有何关联?与我又有什麽关系?”

六耳猕猴阴魂不散,央求其他三猴为他报仇。由通臂猿猴制造一件惊天动地的大案,盗走九鼎,藏匿在一个鲜为人知的场所,天下无人知晓,引起轩然大波。

惧留孙佛派了十一个弟子追查了几百年,总算有了些眉目,并且精心准备了八、九年。

“既然你有事求人家,当和颜悦色、虚心诚恳地说好话,哪有这般蛮横无礼,仗势欺人的?”

“他们都是贫僧第十二弟子艾克斯的下属、小辈,师祖发号施令,理当遵守!”

“慢,慢!我想起来了,你有一个大弟子叫土行孙的吧?可怜死在姜子牙兵发朝歌的途中,封作土府星神。”

七人大吃一惊,这水越来越深,越来越混。土府星君竟然是眼前惧留孙佛的首席大弟子,九把金钥匙还在自己手中呢!

“你还有一个师弟叫申公豹,是与不是?”

“正是!,他是我阐教的不肖弟子,犯了咒被师尊塞了北海眼。”

“据老孙所知,他二人都与这件事有关,真正脱不了干系的是你!”

“捕风捉影,有何证据?”惧留孙怒气上来了。

“不要吹胡子瞪眼睛!我也说些你不知道的。”孙悟空见他动怒,抚掌大笑。

某年某月某日,天黑不久,昆仑山玉虚宫丹墀下跪着一个黑影。白鹤童儿正要关殿门,忽听有人轻声呼唤:“师侄,烦请通报老师,就说弟子申公豹求见!”

“啊!师叔屡屡犯戒、犯咒,被师祖塞了北海眼,一千多年了!你来干什麽?”

“往事已久,提它作甚?师叔已经痛改前非,请师侄方便则个!”

不一会白鹤童儿出来:“祖师准许你觐见,随我来!”

申公豹行了跪拜之礼,元始天尊问道:“申公豹,封神之後,尔执掌东海,朝觐日出,暮转天河,夏散冬凝,周而复始,为分水将军之职,已是格外开恩,又生出什麽花样了?”

“秉老师,弟子罪孽在身,岂敢作非分之想,只是塞了北海眼一千八百年,终日与冰冷的海水为伴,十分凄惨,想挪个地方,多受些人间烟火供奉,早脱苦海,求师父慈悲!”

“这北海眼是你发誓选的,岂可更改?”元始天尊摇头不准。

“弟子所说的北海眼在山西省城太原府的晋祠内,两处同名耳,弟子挪个窝儿而已,求师父恩准!”说罢磕头不已。

天尊命大弟子南极仙翁查来,仙翁回禀:“山西太原晋祠内有一“善利泉”,又名北海眼,为晋水源泉之一。泉上建有亭阁,曰“善利泉亭”,始建於北齐天保年间,风水极佳,人烟稠密,是晋中着名的名胜古迹。这厮不知从何处打听得,来这里投机取巧、打擦边球,又要无事生非,唯恐天下不乱。老师明察!”

“启禀师尊,大师兄素与弟子不睦,我这“斜头申公豹”的名号便拜他所赐,师父不要听他的。”

“此事皆因你企图夺姜子牙的封神榜,咎由自取,怨不得你大师兄。也罢,看你诉说得可怜,准你所求,我命白鹤童子揭了符篆,还你自由身吧!”

“多谢师父恩准,弟子去了!”磕头谢恩自去,对南极仙翁的仇恨又加深了一层。

申公豹走後,元始天尊对南极仙翁说:“封神已达三十个甲子,天上地下该有一乱,个别仙神将有一劫,红尘中需走一遭。正需兴风作浪、制造事端者,申公豹就是最佳人选。”

“再说此行也不一定是坏事,大浪淘沙,荡尽污垢,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天下才能安定太平。吾算定天降大任于斯人耳,不必过於忧天,否则岂不成了杞人了!”

“说得有鼻子有眼的,仿佛亲眼所见,糊弄谁来?”惧留孙嗤之以鼻。

“我老孙从不说瞎话,人神共知。皆因申公豹从玉虚宫出来,将大师兄怀恨在心,伺机报复。便说动大鹏金翅鸟,摆下金刀阵与南极仙翁对垒,砍断他青龙禅杖,打得他一败涂地。”

“南极仙翁来灵台山求援,我老孙欣然出山,施展神通,金箍棒化作荡魔金刚杵,大破金刀阵,杀得大鹏丢盔弃甲、闻风而逃。申公豹昆仑山一行是南极仙翁说的,难道有假?”

“即便如此,然申公豹却是受了赤尻马猴的游说蛊惑,归根结底还是与你有关!”

“欲加其罪何患无辞?简直莫须有!老孙我一概不承认,孩儿们,我们走!”闘战胜佛要拍屁股走人。

这下子惧留孙佛急了:“他们七人好不容易到此,你怎可将人带走,万万不可。不然我要禀告如来佛祖!”

七人见事情闹得如此之大,谁也不敢插嘴,走了自然不好,不走也不好,有些不知所措。

“哎呀,我说惧留孙佛,你怎麽动不动就搬出如来佛压人,我好怕,怕死了,怕死了!”索性像个元宝似的横在椅子上,拍手蹬脚,大吵大闹,样子就像一个三岁孩童耍赖,要多滑稽有多滑稽!

中滑头不知何时溜到七侠当中,带头起哄:“怕死了,我也怕死了!”

七人都不是省油的灯,有孙悟空撑腰,跟着一起喊叫:“怕死了,怕死了!哈哈哈哈……”

哪知惧留孙佛不恼反喜,胸有成竹,他也笑嘻嘻的:“好极了,你们不怕最好。待我来请如来佛祖评评道理!”这麽点小事竟然要惊动佛家最高领袖,不知他安的什麽心?

说罢点燃了三支线香,香烟袅袅升起,扶摇向上,如同三根烟柱直冲云霄,八人看呆了,这个大肚佛果真有两下子!

说来奇怪,立竿见影!不多久,西方天空霞光万道,佛器齐响,幡旗招展,一伙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开道,後首是揭谛、阿罗汉、金刚、菩萨,最後是如来佛,金身端坐九品莲台,身後金光、灵光、佛光显现,前後簇拥,浩浩荡荡腾云驾雾而来。

中滑头悄声对七侠说道:“这里面有鬼,西方极乐世界距此不下十万八千里,怎麽说到就到?好像未卜先知,在天上等着似的!”

闘战胜佛孙悟空一见天上有了动静,也慌了手脚,赶快下来,仰首遥望空中,准备迎接佛驾。

众菩萨罗汉落下云头,站立两厢,当中如来佛端坐莲花台,满脸微笑,启口问道:“惧留孙佛急召本佛,为了何事啊?”

惧留孙稽首:“回禀佛祖,如您所料,闘战胜佛果然拒不承认此事与他有关,还混淆视听,强行出头,要把诸人带走。这一来,吾多年努力付之东流,请佛祖做主!”

如来佛转对孙悟空道:“闘战胜佛有何话说?”

“六耳猕猴死了五百多年,其他三猴作祟与我老孙有何关联?大肚佛自己把九鼎丢了,硬要八个凡夫俗子给他追回来。天下哪有这个道理?”(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龙凰道风云之霜寒天下游侠纪元修仙奇才我相信勇者不会拯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