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趣 > 新汉帝国之横跨欧亚 >新汉帝国之横跨欧亚

第三十三章 诸事不宜

田野间,刘冒等人穿梭而过,当然不得践踏庄稼!虽然刘冒不得多带人,但他们一行也不下十人,且游手好闲地漫步田野。

忙碌的百姓,也只是偶尔抬头看看便继续劳作。有认出费观的,也只是问句安后,心想其余跟随的也是官老爷吧,一同问安后,便又投身田野间。

在他们眼里,田地才是最重要的,地里播种的不是种子,而且未来一家人的口粮,一家人赖以生存下去的希望!

封建社会的百姓,应该是全世界最质朴的百姓,他们没啥要求,就想有口饭吃,一家老小可以活下去就行了。

这要求过分吗?他们天天日升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劳作一辈子,难不成为了造反当皇帝?所有的历朝历代农民起义、造反,那次不是官逼民反?活都活不下去了,不造反,安心等死吗?

刘冒在没有战事的时候,总是有空就拉住手下的智囊和文官开会。以前后世的他也格外讨厌开会,一直想不通领导哪来那么多会要开?那来那么多闲话要说?但只有自己真正拥有一地乃至几地,手掌生杀大权,却也是他们的父母官时,才感觉自己很渺小。

个人再大的事,放置国家面前,还算事吗?虽然目前只是几州而已,但也压的刘冒喘不过气,生怕自己一不小心铸成大错!未来得及救国救民,反而置百姓于水深火热!

他想成为华夏的骄傲,为后世造福,不求流芳百世。但绝不能是被千夫所指,遭世人谩骂,遗臭万年!所以,不开会商量能行吗?

当然也商量就一个事,自己和这个州府可以为老百姓做点什么?如何做才能让老百姓真正得益?官府又该怎样执行,才能确保政策有效实施?

拆开是三件事,但合一块确实就是一件事,为民谋利!

这也是手下各人才,愿意追随辅左刘冒的根本原因。历朝历代撂嘴子的人还少了?哪个不是打着为百姓的幌子,上欺瞒下压榨!

真正说到做到的,能有几人?真正做到又坚决贯彻到底的,又有几人?贯彻到底又定时巡查反馈整改的,还有人吗?

所以,他们甘心供刘冒驱策,军制改革又收各将领之心。他们心甘情愿地陪刘冒走下去!去陪他看看他口中波澜壮阔的世界!去陪他一起建立一个空前绝有的帝国!去陪他一起见证那个花团锦簇的美好盛世!

当然,眼下还是先陪少主去田野里耕作吧!

刘冒非要下田感受一番,因为不管后世还是现在,他都没亲手耕作过。反正在他眼里,也难不到哪去。费观都快绝望了,他就知道这个少主肯定要整幺蛾子!果不其然。

随行众人早都习惯了,也都猜到了。本来也就戏志才有点经验,但留在成都继续接受治疗。其余就别指望了,跟刘冒一个德行不说,各个瘦的跟刀螂似的,胳膊还没锄头杆粗,像干农活的人?

在刘冒嫌弃众人时,这片地里的老农也在嫌弃刘冒一行人。虽然穿着朴素,但看样子明显就是富家公子,要是踏青春游,干嘛跑自己地里来?

太守费观,自己还是认识的,但看着中间另一个年轻人职位更高啊,太守都陪在侧,难不成是成都州府来的?别说,这老农还是相当有眼色的。

只见太守费观小窜至自己面前,说明情况后,老农虽然心里不情愿,但本着民不与官斗的原则,还是同意了。

刘冒不想暴露身份,就让费观编了个成都远方堂兄弟,富家子弟来体验生活。

老农划出一分地,让众人尝试,刘冒亲切问候道谢完,开始了人生第一次耕种。

先尝试的是旱地,也有水田,旱地种小麦,水田种水稻。

刘冒拿起锄头,就一挥而下,刨起一大块土翻个边。这第一下就把老农急坏了,急忙制止道:“年轻人,哎哟,我的公子哥啊!不是这样翻土的!”

刘冒瞬间闹了大红脸,翻土么,可不就是这样的。随行众人都憋笑着,只有典憨憨个二货没憋住,笑出了声。

这下,刘冒脸上挂不住了。脸色一沉,先是制止了费观准备训斥老农的趋势,而后走过去将锄头递到典韦手中,面色不善道:“你来!”

典韦一看刘冒脸色不对,知道自己这下闯祸了,惹怒了少主。为了不被再下戒酒令,只好乖乖拿起锄头,行至刚才刘冒站的地方,还往后退了两步,而后一锄挥下,既然带起比刘冒更大的一块泥土,然后沾沾自喜准备挥动第二锄。

只听旁边老农更加心疼的大喊:“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啊!”

典韦闻言,先是憨憨地摸了摸头,而后又羊怒道:“老头,怎么不是这样的?我挖起来这么大一片,比少主刚才大的多,你不夸就算了,还敢说不是这样的?”

刘冒急忙呵斥典韦不得无礼,老农更是气不打一处来,这丑东西还想吓我!

一锄头一把去前后,老农心里活动是这样变化的:这个壮汉,虽然看着丑不堪言,但一身好肌肉有把力气,想必应该比那个公子哥强得多吧!嗯……这个高度,这个眼神,卧槽卧槽……这丑货居然还能笑得出来?他要干嘛?他还要再挖?我的妈呀!啊……啊!!!

老农本以为来个肌肉发达的,想必最起码应该干活农活,但没想到居然还不如前一个,简直是个大傻子!

刘冒这会儿舒服多了,笑自己?这下不笑了?听着周围放肆的笑声,少主不敢笑,典憨憨可没事!再看着典韦那黑红黑红的脸庞,刘冒之前的不快完全消失了。

随后向老农赔罪,承诺一定予以补偿。接着郭嘉、荀攸、贾诩等人也接连上阵,老农也死心了,反正这小块也这样了,人家也答应自己会补偿了,有太守在,想必不会赖账的。

结果自然全体团灭,郭嘉居然差点没刨动!荀攸也就不说了,贾诩最像那么回事,但是也被吐槽。

后来众人询问才得知,原来翻土不能图快,不是整块整块越大越好,而要慢慢轻柔的翻动,不至于破坏地,他不知道那是土壤结构。

刘冒等人,又逐个尝试了水田里的插秧。结果就不用说了,尝试都告以失败,老农只好又亲自示范讲解其中道理,众人受益匪浅,原来种庄稼,也讲究这么多,暗藏这么多道理。

庄稼收成全凭天意,靠老天爷吃饭。风调雨顺呢,麦子亩产最多三石,这已经是上好的地了!水稻的话,他们叫稻谷亩产最多也不到三石。

刘冒听完直皱眉,难怪天景不好的时候,会有那么多百姓没有吃的,最后演变到悲剧易子而食!这风调雨顺亩产都这么低!能养活多少人?

虽然老农又说到,益州是好地方,除了最南边,麦子和稻谷基本都可以一年两熟,甚至三熟。加之现在州府仁德,分有田地还赋税低,上缴后,一家老小足够温饱了。

听听!听听!多么质朴的百姓啊!他们所求多么!无非就是解决温饱问题,不求大富大贵,有口饭吃就行了!

众人听完,都不由低下了头深思,刘冒更是心中沉甸甸的。看向众人,沉声说道:“任重而道远啊!诸位仍需努力。”

随后又问了,播种后施肥撒农药的问题,还有为何不都种水稻?自己记得益州后来是后世主产大米啊!虽然也种有小麦,但主要农作物应该是水稻啊!毕竟南方人爱吃米饭,北方人多爱面食嘛。

施肥,倒是还没能理解,关键没啊。至于喷农药,啥农药?老农一头雾水,随行众人也是一脸懵逼,啥农药?至于水田,虽说荆、益二州多河流,但毕竟水不是在河流里。

刘冒也才反应过来,说这些他们还不懂,看来回去得好好研究研究一下这事。并且得找些方士,增设农科院,和马均的十方阁那样,现在已经改称工科院了。工部尚书也只是负责调配,马均并不受其节制!

给完了赔偿,众人方离开,身后老农默默修补着刘冒等人的“惊世之作”。

回去的路上,刘冒因想着事情,没有再开口。众人见少主兴致不高,也都默契的选择了沉默。

而这时,刘冒纠结的是:自己就知道个曹老板手底下有个叫枣祗的,是个治农屯田的好手。史书上,曹老板每每因粮草问题错失好局时,枣祗适时蹦跶出来,推行屯田制一解曹老板粮草问题。

这可是大才啊!真正解决了后勤的源头问题啊!自己后来改制时,想起找寻时,人家已经投身于曹老板麾下,自己也不好意思再挖偶像墙根儿。但当自己得知,枣祗居然是颍川阳翟人氏,刘冒悔的把大腿都拍青了!

如今,他也一时想不起来,除了枣祗,到底还有谁是这方面的大才。只得散布招贤令,慢慢寻找了,自己再想想还有哪方面的人才居然忽略了。

想至此,刘冒急忙找到身后的贾诩,通过州府下令,再经影杀卫大肆宣传。唯才是举,但凡有一技之长的,不过经商、治农、水利、天文、算术、看相……等等这些,哪怕忽悠人的,只要能忽悠成功的三教九流的人,自己全要。

说完,不仅贾诩惊呆了,尾随的众人也都惊呆了!这,少主莫不是得失心疯了?那不是骗子吗?骗子也要?

但看到刘冒坚定的眼神,算了,少主疯了,自己也陪着疯吧!谋己可不是吹的。

刘冒又转向荀攸说道:“立刻休书一封,明马均的十方阁,咳,那个工程院,大力量产龙骨水车。人不够、缺钱,就问户部要钱要人!各部门闲的全力配合工程院,工部负责调配到每个郡县,乡的话,以后再说吧!现只能普及到各县吧!”

荀攸思考片刻后,方开口道:“各郡各县所需甚大,县都不一定能普及!”

刘冒闻言叹息,还是自己有点想当然了!于是改口道:“那就先尽量能普及到哪,就普及到哪吧!”

郭嘉这时开口道:“少主,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这次耕作尝试虽然不利,但嘉发现一个问题。”

刘冒闻言,和众人一起投过来疑惑的目光:难道是农具?

郭嘉见此,又开口说道:“嘉观百姓手中农具,皆锈迹斑斑,甚至有的还是木质农具,耕作起来极为不便!嘉想建议少主,能否找德衡商量研发新的农具,发放于民使用。”

费观也接过话题,疑问道:“可铁本就稀少,又兼是战争物资。百姓所需农具数量定然庞大,如何能保证数量上供应呢?”

刘冒也有此问,自己也就知道个东北盛产钢铁,后世鞍山地区所产鞍钢,可是出了名了的。自己治下倒也发现了铁矿资源,自己更是给马均商量过钢的锻造,但也仅限于知道个百炼成钢。

马均不懂锻造,自己也不懂,懂得锻造师,也不太明悟,只能慢慢摸索。刘冒也是那时候,不对,自回到这个时代方觉:书到用时方恨少!古人诚不欺我啊!

一直未开口的贾诩,朗声道:“无妨,每次战役后,都有不少废弃的武器,需要熔炉重造。与其后来繁琐重新打磨锻造,不如改早农具,不需要兵器那么高质量,但胜在构造简易,一旦说明,普通铁匠学徒亦可制造,如此量产便简单许多。”

众人一听,眼睛一亮,那确实简单许多。至于兵器所需铁矿石,不是正在开采,实在不够,那就打一架吧!

在刘冒的潜移默化影响下,荆、益二州的文臣武将,特别是常随刘冒的班底,都从刘冒身上学到一件事。

没有的东西,想办法靠自己能力创造出来!如果能力实在有限造不出来,那就用武力去抢别人已经造出来的!

甚至还引用了,“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的名言警句。

众人都惊呆了,那是老天爷给的吗?那是别人辛辛苦苦努力得来的!刘冒才不管,狡辩道:“明明是老天爷瞎了眼,给错人了!”众人方为之绝倒。

得,别争了!少主的嘴,骗人的鬼,诡辩之才,哪怕秦宓都怕是比不上……

相关推荐:[综]源氏物语重生校园:学霸男神太高冷星皇守宫砂(修订版)(GL)全职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