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趣 > 新汉帝国之横跨欧亚 >新汉帝国之横跨欧亚

第六十七章 紧急军情

当信使快马赶至九原县时,便意外偶遇到了刘冒众人。

原来,本应该在美稷县的刘冒,在看完南匈奴所谓的王庭后,大失所望。

基本已经汉化了,外围和大汉建筑没什么区别,毕竟就是在原本的县府上扩建的,也就内部有点匈奴人的特色,但和后世见得那些少数民族建筑摆设,根本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匆匆逛了一下,刘冒便提议去故秦直道的尽头,九原县附近转转,也就后世的包头市。

明明已是盛夏季节,这边却仍然没有几份酷热的意思,白天穿着甲胃还好说,到了夜晚,不把火堆燃起来,就等着变冰棍吧!

正带着戏志才、郭嘉和于夫罗,一起欣赏秦直道终点的刘冒,还来不及感叹始皇的伟大魄力时,就接到了朔方郡的紧急军情。

闻言的众人,表情各异。

刘冒是咽下了嘴边的话,仅仅眉头一皱;戏志才和郭嘉则是出乎意料的惊讶,不应该是捷报么?

至于于夫罗,这会儿就有点站立不安了,自己那个弟弟不会捅什么乱子了吧?也不知道快马送去消息没?

无独有偶,这边快马加鞭的紧急军情送到了刘冒手中,而赵云等人这边,也接到了前任大单于于夫罗派来的快马使者,再次证实了南匈奴已率部全体投降,命呼厨泉等人率大军原路返回,放弃抵抗。

呼厨泉看着手中,握着的自己大哥的亲笔羊皮卷和贴身玉佩,伫立在风中的身姿,彷佛定格了一般,久久无语。

赵云、马超也顿足在原地,南匈奴部真的投降了?望着身边的诸多两族伤员,还有三封城内的重伤员及至今昏迷未醒的魏延,那这场战役,图什么?

本是一场可以规避的战斗,即使无法规避,那也不应该是如此惨烈的战果。

在刘冒、戏志才和郭嘉等人心中,包括赶去支援的赵云和马超,都以为只是赶去迅速擒住呼厨泉,暂时控制住南匈奴大军,然后等待信使确认,不管这个信使是否真假。

没有人会想到,在占据关塞之利的魏延和张辽,损失居然如此惨烈,魏延更是差点丧命三封城头。

“这是怎么回事?为何会如此?”看完战报的刘冒,眉头皱的更深了。

因为他没看懂,赵云送来的军报,一是大概说了下三封战役的结果,二是请求刘冒派遣随军医师赶往救援,三就是他们暂时去不了美稷了,得刘冒他们亲自过来一趟。

南匈奴人是疯了吗?打三封县干嘛?

“怎么了,少主?”看着脸色不对劲的刘冒,戏志才急忙上前询问。

“你自己看吧。”说着,刘冒便将战报递给了戏志才,他需要想想,怎么会如此?

“咦?怎么会这样?”仅仅看了三封战役结果,戏志才也懵了,怎么和预想的结果完全不一样呢?

“怎么了,志才兄长?”郭嘉边问边凑上前,一起看着战报。

“我靠!什么情况!南匈奴人是疯了吗?”郭嘉刚看完三封战役的战果,就忍不住大声质疑道。

这下,一旁的于夫罗再也待不住了,急忙上前询问刘冒道:“司空大人,怎么了?可是愚弟呼厨泉……”

自从投降后,于夫罗倒也不敢再已长辈自称,刘冒三人接连的表情变化和语气,让他不由往坏处想去,难不成自己弟弟呼厨泉闯祸了?

“大单于,情况紧急,路上再说吧。”刘冒急忙打断到于夫罗的询问。

随即下令,命尚在军中的医师及众人,立刻沿路西进,另命典韦带近卫营先行,并在沿途经过的县城大量征集医者,尽快赶往三封县城。

“可,少主你的安危……”典韦接令后担心道。

“执行军令,有些话,我不想说第二遍。还有,我警告你,典韦!除了强迫以外,我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必须把医者给我迅速带到三封城。告诉他们,事后我军负责送回,并且每人可得三百钱,家中子弟未来从政参军,州府优先考虑!”刘冒阴沉着脸说道。

“是!”典韦不再犹豫,行完军礼就迅速带着近卫营离开,他虽憨却不傻,更加清楚刘冒的性格。

“大单于,我们也加紧去趟三封城吧!”刘冒又对着于夫罗说道。

路上,刘冒开始向于夫罗耐心解释并询问,听完的于夫罗反而更迷湖了,什么意思?不是让他们西迁么,怎么在三封城下和汉军死磕起来,迁着迁着,反而不如离开前的实力了!

早知如此,当初又何必离开?

第二日,等刘冒等人刚过广牧县不久,便又遇到寻刘冒的传话兵,告知大军已分至临戎,但重伤兵仍在三封城,大家目的地不改,直奔三封城而去。

刚赶至城下,早已等候多时的张辽便跪地,想要请罪,被刘冒一声厉呵:“张文远,等你归降他人时,再行你老一套的跪拜礼吧!”

说完,便打马进城,不再理身后跪地不起的张辽,直奔府衙而去。

“文远,还不快起来,有什么话以后再说!少主之所以废跪拜而行军礼,本是体谅你们,怎么你们反而屡次让他难堪呢?快起来,走,去看看魏延。”留在后面的戏志才,一把拉起张辽劝慰道。

后知后觉的张辽,赶紧爬起身,陪着戏志才奔府衙去了。

刚闯进府衙,刘冒就见满地都是重伤兵,有汉军,也有南匈奴士卒,横七竖八躺在简易支架上。

多个背着药箱的郎中,来回穿梭其中,士卒们不时因为疼痛哀嚎,整个屋内更是浓浓的中草药味。刚在府衙外,发现有多个药童正在煎药。

刘冒制止了还要行礼的士卒,都什么时候了!后进来的于夫罗,也有样学样的制止了南匈奴士卒,看着大家的惨状,于夫罗也不禁咋舌,怎么会这样?

他没看军报,也没好意思去要那份军报,他虽然懂汉语,也会说,但汉字毕竟认得不太全。

里屋赶出来的典韦,见到刘冒,急忙带着他进入里屋。映入眼帘的,便是被包成木乃尹的魏延,就剩个头还露在外面了,人早就醒了,只是不方便移动,看到刘冒还硬撑着要起身。

“我命令你,躺着!”刘冒下令道。

听至此,魏延只好乖乖躺着,想说话,可一张嘴,又牵扯到伤口,脸上表情顿时变得狰狞,刘冒都看着难受。

“少主,郎中说文长最少要在床上躺三个月,才能下地活动。”后赶来的张辽,无奈叹道。

“那就安心躺着,好好养!别再乱动了,留下后遗症,你就滚回家种田吧!我刘勉之可不要了。”看着听到要躺三个月,瞬间不安分的魏延,刘冒假装威胁道。

果然,非常见效,魏延又安定了许多。

随后,刘冒又周转看望了双方的士卒,汉军自然亲自交流,询问有什么需要,尽量满足,至于南匈奴士卒,则教给于夫罗,虽然在于夫罗看来,完全没多大必要。

因为病人需要修养,刘冒等人最后就索性站到庭院商议,在询问完张辽后,才得知,现在中草药短缺,医者也不太够。

临戎那边,稍微好点的医者,都优先提供给三封城,凉州来支援的数量还是有限,绕路耽误时间,不绕又是茫茫沙漠戈壁,他们走不下来!哪怕官府给了优厚的奖励条件。

刘冒思索再三,问道:“志才,医学院的第一批学子有多少?大概还有多久毕业?”

“回少主,忠没记错的话,第一批学子应该有四百多人,到明年春天的时候,第一批学子就毕业了。”戏志才思考了一下回道。

“那就行了,传令吧,直接让影杀卫带消息给张老和华老,让第一批学子提前毕业吧!这么多重伤员等待救治,没有比亲自实践更好的教学了。命影杀卫护送,不管什么方式,走故秦道也行,水路也行,尽快赶到三封城来,另外调沿途郡县的中草药过来,多发动民众的力量。”刘冒考虑再三,下定决心道。

“是,少主,我这就去安排。”戏志才听完,立刻安排人去办这些事。

“妈蛋!这都是个什么事!”众人离开后,各自忙碌去了,独留的刘冒不禁骂娘道。

明明是收服之战,程度居然仅次于桥门战役的惨烈,虽然双方阵亡的人数没有桥门战役多,但重伤员却是整个北伐战争中最多的!

桥门战役多数都死了,战后清理那就是掩埋,收集骨灰。不像这次三封城战役,又是黑夜中进行,更多的都是重伤员和轻伤员,唯一彻底死透且人数多的,也就北城门的守军和南匈奴攻城士卒。

当远在成都的张仲景和华佗,收到十万火急的密件时,当天便简单召开了毕业仪式,并大开成都医学院的药材库,命每名毕业学子带足药材后,华老亲自带队统一集结,再由影杀卫带领,奔赴朔方郡。

这次行动,直接越过了尚书台,当钟繇收到消息后,急忙赶到医学院询问,是否少主出现问题?得到肯定回答不是后,钟繇和贾诩联合封闭消息,防止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接到命令的两个时辰后,众学子留下书信,由学院代转交给彼此家中后,便跟随华老和影杀卫,径直北上了。

而第一批五万南匈奴人内迁、汉人北上的的人口置换计划,也正式开始。

具体计划和详细内容,尚书台已通过影杀卫转交到刘冒手中,后者已在前往南庭美稷县的路上,就浏览批复过了。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这是无数先贤,用生命代价总结出来的。

无论凉州、司隶和河套地区,都需要治理,刘冒现在比较惆怅的是,河套交给谁治理呢?

本来是要给魏延的,可……这货把自己玩废了,后面这个不遵军令怎么处理,也比较麻烦!不处理,以后谁都敢我行我素;处理吧,怎么处理?力度怎么掌握?总之一个字,烦!

“文远,你过来。”刘冒对不远处的张辽招手道。

“少主,有什么吩咐吗?”张辽询问道。

“如果我没记错,文远,你应该是雁门马邑人吧?”刘冒询问道。

“回少主,是的。”张辽回道。

“那以后河套地区就……”刘冒话还没说完,就被自府外急匆匆冲进来的信使打断。

“紧急军情!紧急军情!”

看到刘冒后,信使瞬间绷直身体,行以军礼道:“禀少主,高将军紧急军报!太尉袁绍手下高览趁乱夺取雁门郡,雁门郡全郡沦陷袁军之手,高将军现率大军于袁军对峙于盐泽湖畔!”

刘冒、张辽闻言,霍然起身。

相关推荐:[综]源氏物语重生校园:学霸男神太高冷星皇守宫砂(修订版)(GL)全职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