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趣 > 明末:从浑河血战开始 >明末:从浑河血战开始

第二百二十八章 冬季计划

严亦飞走上了石城山最高峰,登高眺望

着对岸,却发现对面的海边密密麻麻的人头攒动,还有不少看起来是被驱赶来的汉族百姓。

一旁的张文斌观察了一会儿,不解的问道:“大人,建奴这是在干什么呢?”

严亦飞骄傲地轻笑了一声:“建奴在凿冰防备我们呢,既然建奴这么看得起我们,那咱们就研究一下过年之后再给他们一些什么惊喜。”

半个时辰之后,石城军的主要军官都到达了严亦飞的参将府邸,来共同商讨接下来石城军的行动方针。”

“毛帅那边的目标还是比较大,建奴的主要精力还是在他们身上,看来至少这个冬天,建奴对辽南不会有大举进攻了。”卢庆瑜首先做出了判断,随后范思达也点头表示赞同。

说实话,严亦飞现在也对辽南的形势看不懂了,他记得历史的明年,也就是天启三年的四月,后金闻明军舟师集海上,恐金州被袭击,把金州兵民全部集中到了复州。时值复州总兵刘爱塔(原是明将,被迫降清后,人在曹营心在汉)密约明军舟师内应外合袭复州。计谋败露,后金发兵三万屠复州城,同时驱赶永宁、盖州民北遣,弃辽南土地四百里,仅留少数后金兵防守。

是年七月,皮岛总兵毛文龙麾下部将,麻洋岛(今马牙岛)守备张盘,于青山岛(今杏树屯镇猴石村)接走难民四千人,从中选编青壮年三十队。七月二日哨知金州城只有后金兵五六百人守城,于七月三日夜半,来到金州城南门,突放火炮,齐声呐喊,惊得后金兵弃城北逃。

天启三年十月,张盘侦知复州守兵弛备,带兵夜入,克复复州,并克永宁堡。后因城空粮尽不能守,遂退守旅顺。

严亦飞的打算首先是救下复州城的百姓,然后他的如意算盘原本是等张盘将金州、复州的建奴守军吓跑之后,出兵半路而击,消灭这股有生力量,并且趁机席卷整个辽南,或是至少将辽东半岛南部的后金兵肃清,使之成为一块由明军完全占据的大本营和根据地。

现在如果能合旅顺、石城两军之力,严亦飞认为夹击加偷袭打垮两红旗毫无问题,只要自己主动出击扩大由张盘带来的战果,再来一场大捷,那副将的位置就到手了。

问题是后金的军事部署已经完全乱套了,看起来他们的心思都用来对付石城岛了。

“这是末将制定的冬季攻势计划,请大

人过目。”张文斌把这份计划拿出了一样的几份,在场的每个石城军高级军官都接过了给他们的那份仔仔细细地看了起来。

因为张文斌是秀才出身,自身也聪颖好学,所以严亦飞现在正培养他往参谋军官的方向发展,这份计划书,也是张文斌按照严亦飞的要求写的。

骑兵千总兼情报主管张松岩也是看的认真,一会儿他会对情报资源能不能支持军事行动做出判断。

这份计划里的主要目标是沿海的建奴烽火台,石城岛的水营会运送一个千总队四百多人,携带两门三磅炮去拆这些烽火台。

不过张文斌也认为拆的速度未必赶得上建奴修的速度,严亦飞也认为后金地可能

对策是“你拆你的,我盖我的”,反正手里有大批处于农闲时期的辽民,闲着也是闲着。

隐藏在内陆的后金军也会对明军构成威

胁,张松岩倒是认为这个没哈可怕。明军凭借海路有绝对的机动力优势,后金军野战部队估计会采用守抹待兔的策略,但人数超过一千的骑兵集结位置还是瞒不过石城岛的情报耳目的。

可是反过来说这种行动对明军情报网络也没有什么帮助,一段海岸的烽火台被拆掉了,其后的后金军也肯定会提高警惕,情报系统的细作们还是不能冒险潜入。

严亦飞对这个计划很不满意,他说道:“我们还是要设法野战,寻求一场正面交战吧。”

现在石城军已经编制了四个步兵千总、一个骑兵千总和一个炮兵千总,在孙承宗的粮食援助下,步兵的训练已经基本完成了。

石城岛还新得到了一千二百具铁甲,这更是大大减轻了军工生产的负担、士兵全体换装了面县头盔,弗朗索瓦那边还又生产了三门三磅炮,并且已经开始试制第一门六磅炮了。

经过调整,大多数的老兵都已经被训练成各级基层军官了。天启元年加入石城军的功勋士兵,往往已经当上了旗队长,甚至还有个别拔尖的,当上了把总,就算是是普通的老兵,也都能当上了队长一级的职务。

石城岛由于暂时不用生产盔甲了,而由于长枪枪刃制造工艺也很简单,所以石城军现在已经拥有了一千五百根长枪。

但是鸟铳却出现了一定的短缺,很多新兵使用的都是原明军制式鸟铳,而非石城军改进版的鸟铳,严亦飞已经下令把大部分枪刃铁匠改去磨枪管了,不过这导致了炸膛现象的再次出现,如何平衡好质量和效率,看来这个问题是永恒不变的话题。

骑兵队的战兵人数依旧不到一百,不过除了战兵以外,严亦飞还在其中编入了辅兵二百人,辅兵用来干割草、喂马的工作,以便让战兵能充分休息。

无论如何,手里有了这样一支强悍的野战部队之后,严亦飞就倾向于找个机会,与至少战兵人数相当的后金兵进行一场正面作战。

但是范思达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大人,末将认为现在与建奴进行大规模的会战很难,以我石城军现在的装备和训练水平,当然能击溃建奴两、三千人。但建奴虽然不清楚我石城军的真实战力,可我部已经名声在外,建奴正红旗绝不肯和我部两千余战兵交战的。而如果我部深入内陆的话,因为缺少马匹,就很容易被两到三个旗围攻。”

严亦飞点了点头,范思达说的确实也有道理,于是他问张松岩道:“松岩怎么看?

“卑职也赞同范游击的看法……如果大人要一次出动全军,那肯定还要至少一千人以上的辅兵随行,这加起来就是三千多人的大部队,卑职无能,这么大规模的行军,我石城军的骑兵绝对无法完成战场屏蔽,这样的实力是隐藏不了一天以上的。”

严亦飞估计,小四千人光运上岸、休息、完成整顿就要三天时间,而辽东再大,三、四天后,后金的大军也能准备好,随时能杀将过来。再说严亦飞也问过民政官刘杰宗,四千人的大军在外面时间长了,对于石城岛的生产也会有很大的影响。

听完了别人的讲话之后,卢庆瑜提出了自己新的看法,只听他说道:“大人,大军在外消耗太大,我们还是先把眼前的建奴消灭掉吧。”

卢庆瑜说的是黄骨岛堡以北建奴的一系列堡垒,本来后金军在黄骨岛堡以北就修建了三个碉堡。险山之战后后又修了三个,现在已经形成了犄角之势。

严亦飞之所以一直不敲掉它们,是希望这些大型堡垒能占用后金一部分资源和兵力,而且他觉得这些反正都是他嘴里的肉,土木结构的碉堡在大炮面前不堪一击,也用不着太急着吃掉。

李泽坤的意见也出来了,他主张再忍忍,等春耕开始就好办了,后金各旗的旗丁就要下地耕作了,除了巴牙喇兵以外的很多战兵也要去干活,这样留给石城岛的行动时间也就更充分了,毕竟这次总动员的规模可以更大。

“那个时候动员的话,对我石城岛的生产伤害也极大。”严亦飞摇了摇头,农忙时期总动员是两败俱伤的做法。石城军现在的战兵已经可以脱产了,但是辅兵们却做不到这一点。

“可以让孙大人支援些粮食。”李泽坤补充道:“辽西那边有的是粮食,要比自己种快多了。”

“孙大人这次给了不少了,我们必须要做出些成绩来。”严亦飞长叹了口气,现在军事问题已经不完全是军事问题了,还扯上了政治因素,魏忠贤那里估计也不会有太长久的耐心。而且严亦飞总觉得,要来的总没有自己种的粮食吃的让人安心

“本将决议已定,等海冰封冻的再结实一些,我军就杀过去,将黄骨岛堡以北的建奴堡垒一举消灭。”这样好歹也有些斩首,加上郝睿明的如花妙笔,大概也能对付半年了。”

天启三年正月初六,石城岛。

早睡早起身体好,除了和梁然的双人运动以外,严亦飞就没有什么夜生活了,所以每天起得都很早,因为他不早睡也没有什么消遣活动。

过年期间,好容易放假的石城军官兵们晚上总聚集在一起玩骰子,但严亦飞对这个东西没有什么兴趣,而且从士兵到军官也没有什么好赌的,全体将士从上到下

都过着类似和尚一般的生活。

相关推荐:极品太子爷偷影子的人末世超级系统修改器一键无敌绝世武王超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