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趣 > 明末:从浑河血战开始 >明末:从浑河血战开始

第二百四十四章 尘埃落定(上)

众人的欢笑声中都各怀心事,几日前严亦飞放出话来,要建立健全石城岛系统的各项机构,下分民政、军政二司,其下又分数局,诸司局主官人员并没有当场拟定。看严亦飞的意思,今日就要确定,各司局主官的位置到底花落谁家,众人对此都是十分关切。

众人中,除了几乎己经确定职务的主管情报的张松岩,主管农业的孟学民、主管工业的翟树林几人外,或许只有卢庆瑜最没有压力。

其实他心下遗憾,在昨日,严亦飞已经找他私下谈过话,他自己己经被确定调任黄骨岛堡游击一职,否则那参谋局主事之职,十有八、九会落在自己身上。

眼下最有可能的便是范思达,这两日卢庆瑜也私下听闻范思达曾向严亦飞言及这黄骨岛堡游击最合适的人选是自己时,对范思达能够忍住分镇一方诱惑,也觉得十分佩服。

要知道,按照明朝大小相制的官制,游击将军的官职虽然比严亦飞的参将是低一个级别的,但这并不代表参将可以节制游击,游击将军在大明军中虽然是最低级别的将军,但是同样拥有一支相对独立的军队,也有自己对这支军队相对完整的财权和人事权。

虽然按照目前的形势,这黄骨岛堡游击不可能独立于石城军的存在,严亦飞也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但是对于军人来说,光这个将军的名头,就足够很多人追求一辈子,如今近在眼前却能够做到拱手相让,这着实令卢庆瑜对范思达这个年轻人刮目相看,其实在跟随严亦飞身边的几名军官中,也只有范思达,才被卢庆瑜确定为最大的暗中较量对手。

众人正在厅中闲谈欢笑,忽听后堂脚步声响动,随后严亦飞的声音响起:“大家肃静一下!我们准备开会。”

只见严亦飞身着正二品武官的大红官服,负手而来,身后跟着几个带刀护卫,形容举止都颇有气势。

听闻严亦飞的到来,堂内的喧哗之声立时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起身施礼声响起,严亦飞微笑着让他们坐下,在部下面前,严亦飞也向来不摆什么架子,平日可用和蔼可亲,如沐春风来形容。不过奇怪的是,严亦飞越是如此,全岛、全军上下越是对他敬畏拥戴。

众人随后坐下,石城岛经过两年的发展到现在,各人座位安排也算是经渭分明。分带兵与管事一左一右分列而坐。不过与大明的习惯有所不同,严亦飞的议事大厅中,带兵的军官,如卢庆瑜、范思达诸将,座位居于左侧,以官职和资历的高下分排而坐。

而刘杰宗、王敬尧、孟学民等人算是管事官,居于右侧。按照古代惯例,一向是以左为尊,在文武官员之间,又一向以文官为尊,而石城岛却是以武官在左,这彰显了石城岛其实是一个以军队为核心的先军政策的绝对拥戴集团。

严亦飞轻咳一声,对众人说道:“前几日,本将决议完善机构,设有军政、民政二司,经过本将数日来与诸人的详细谈话与计议,现在各司局管事人员的名单己是拟定完毕。”

张文斌立时站起身来,将手中一叠文案恭敬的递给严亦飞。

严亦飞接过文案,先是环视众人,随后语带严肃的说道:“在公布名单之前,本将要提醒各位,我们今天要设立之机构,皆是为了整个辽南半岛、甚至是未来我们占据整个辽东而设立,所以名单拟定之管事人员,都需要站在全局的角度俯瞰问题,而不是局限于现在的一岛一城之地,大家对此要慎之又慎!”

严亦飞的话,更听得在场各人兴高采烈

,同时又聚精会神,唯恐漏了听到的只言片语,便因此错过接下来的大好前程。

严亦飞稍缓一会,待众人消化这个信息,然后展开文案,大声的说道:“我石城军之机构,为方便行事,暂时以本将幕府之名工作,幕府设军政司、民政司二司,二司大使都暂由本将兼任。”

众人闻言都是点头,关于这一点,的确也在众人的意料之中,石城岛其实可以说几乎是严亦飞一人牵头拉扯出来的,现在的石城岛诸人中,无论是军政还是民政方面,都不存在有能独挡一面的人物,因此严亦飞亲自担任二司大使,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随后他继续说道:“军政、民政二司各设副使一人,军政司副使由卢庆瑜担任,民政司副使由刘杰宗担任。”

这个任命也并不出人意料,卢庆瑜在军队系统中年岁最长,资历最老,其实一直都是军队系统中除了严亦飞以外的第二人,而刘杰宗从天启元年开始,就负责岛上的民政事务,现在虽然石城岛民政系统涌现出的人才越来越多,但是刘杰宗还是当之无愧的民政第一人。

卢庆瑜和刘杰宗二人都是老成持重之人,面上都是表情平静、面带微笑着接受着众人的贺喜,不过心里却着实松了一口气,在此之前他二人虽然也都自知自己机会很大,但是自己所想和听严亦飞亲口说出来的,还完全是两回事。

等众人道喜的声音逐渐散去之后,严亦飞又接着说道:“经过我和大家的反复商议,最终决定这军政司下设有参谋局,练兵局,情报局,镇抚局,后勤局。民政司下设有财政局,民事局、教化局、税课局、农业局和工业局一共十一局。每局设主事一人,副主事若干,同事单设内勤局一处,设主事一人,下有书吏数人,负责我石城岛系统日常的文案工作。”

“先说内勤局,内勤局日常负责向诸司局递交文案处理,以张敬蛟先生任内勤主事,相关吏员选拔,由张先生先自主选择后,报个名单上来我签字批准。”

张敬蛟闻言也是一喜,虽然没任到财政局主事一职,但是俗话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负责整个石城岛的文案工作也不错,也算是严亦飞身边的大管家。看来儿子还是对自己亲近的,也暗中为他这个老父亲用了一把力。于是他神采飞扬地站起来领命。冲严亦飞与众人施了一礼,看得下面各人更是羡慕。

不过这张敬蛟担任这内勤局主事,倒真的不是他儿子张文斌在严亦飞面前为他说了好话,张敬蛟当文吏多年,是除了刘杰宗以外,相关经验最为丰富之人,而刘杰宗主管整个民政系统,自然无瑕顾及文案工作,所以这内勤局主事,还真非张敬蛟莫属,各人也都没什么好说的。

严亦飞静了一会,继续说道:“财政局,以董晓冬任主事,掌控我石城岛系统之粮库、银库仓储,预算所有钱粮收支,军民花费诸务。下分诸科,以董先生自决。”

董晓东也算是石城岛的老资格,是第二批上岛的文化人之一,这两年来他一直默默做事,没想到突然飞来喜讯。

听严亦飞报到自己名宇,他呆了一呆,没想到严大人竟将如此重任交给他,他站起身来,想说什么,却说不出来,终于哽咽着施礼道:“大人的厚爱,学生万死而不能报答一二,学生只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学生……领命!”

看他激动的样子,严亦飞温言道:“钟董先生请坐,财政局,我就交于你了。”

其实严亦飞骨子里是个念旧之人,他忘不了石城堡初建时,董晓东放下问人的架子,与自己同甘共苦那一刻,也忘不了石城岛上头一次春耕之时,他负着锄头,同自己一样去开垦荒地。在日常负责自己的工作之时,他也一样是兢兢业业,没出一点差错,将财政局交给他,严亦飞十分放心!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董晓东哽咽坐下,一旁的刘杰宗、卢庆瑜,范思达,孟学农等石城岛老人都为他感到高兴。

董晓东平日处事低调,为人沉稳温和,因此平日人缘颇佳,加上他是最先跟随严亦飞的读书人之一,得到这个重要职司,即在情理之外,却又在意料之中。看来只要有德有才,无论是平日多么默默无闻之人,都有机会可以得到重用。

这是个好消息,此举也若千金买骨,董晓东任职的消息传出去.想必归附的人更是会如潮而至。

其实刘杰宗,董晓东、张敬蛟等人的文吏职务,都是由大明吏部升迁任免,不过明末的形势展到现在,东江镇,尤其是石城岛的各吏员哪还会将朝廷任命放在眼里?如果朝廷的任命和严亦飞的赏识有所冲突,各人便是放弃现在这文吏身份,怕是也在所不惜。

特别以严亦飞现在的名望,有天启皇上的支持,有司礼监魏忠贤公公的看重,有帝师孙承宗的栽培,还有内阁各官争先拉拢情况下,区区一个小吏的职司,恐怕只是他一句话的事,没有任何吏部官员会在这种小事上与他争执。

相关推荐:极品太子爷偷影子的人末世超级系统修改器一键无敌绝世武王超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