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趣 > 清粥小菜[种田] >清粥小菜[种田]

120、相扶相伴

一觉睡醒, 睁开眼睛还是黑漆漆的一片,李季有些奇怪,他向来是一觉天亮, 怎么会舔还黑着他就睡饱了?

坐起身, 摸摸旁边的二狗子:“二狗子?”

“嗯。”二狗子声音很轻。

“天咋还不亮。”李季问。

二狗子认真想一想:“未免挡住了。”

李季这才一下子反应过来,现在外面罩着一个巨型帐篷。昨天睡前把窗户都关了,所以这一早起来才会这么黑。

李季坐起身, 去摸炕边上的烛台, 拿起火折子吹出火苗点燃烛台。

火光闪烁, 总算能看见了。

李季披上衣服,走出屋子。二狗子也跟着披上衣服穿上鞋走出去。等出了屋,找到开窗户的绳子, 挨个拉开,随即阳光撒入,院子里透亮了。

李季吹灭蜡烛, 笑道:“安全是安全, 暖和是暖和, 就是早上起来还得点蜡出来,怪浪费的。”

“我来的话 不用蜡烛。”二狗子道。

在山里头长大的二狗子, 什么条件都没有。晚上离开了火堆, 就什么都看不见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 二狗子的听觉变得十分敏锐,对黑暗的适应速度也很快。只要记住院子里的东西,哪怕一点都看不大, 想要去哪里,对于二狗子来说都是容易的。

“行行,我知道你有本事。”

李季透过窗户看不到太阳。除非是正午时分,否则太阳基本都是被周围树木挡住看不见的。所以也分辨不出太阳升起多久了。

李季不太喜欢这种感觉。因为能看到太阳才知道这一天到了什么时辰,什么时辰要做什么事也好安排。

随后李季去做饭,二狗子去将牲口喂了。大部分的兔子和鸡都给县太爷送过去了,家里头剩下的也就是那些大牲口和四五十只家禽了,喂起来也方便许多。

那边喂完了,李季这边饭还没闷好呢。

最近李季喜欢酸笋炒肉末,几乎每次李季下厨的时候都会做的一道菜。今年的土豆收获不少,二狗子喜欢吃土豆炖肉,就多给二狗子炖两回。

县太爷送来不少干货,不论是肉还是菜。狠毒都市李季没见过得。

最让李季觉得新鲜的,还是海鱼干。大大下下的海鱼还带着鱼腥味,分别叫什么也挺仆人给介绍了,奈何李季是个榆木脑袋,就怎么记住。

最小的小鱼几乎透明,味道鲜美极了,还有小海米,用于炖汤提味最好。

其他的鱼竿泡一泡,不论是下锅炖还是上火烤,味道都是出奇的好。

家里头养的鱼都吃光了,县太爷送来的这些鱼刚好够二人解馋的。

二狗子看着李季下厨看了一会儿,香味已经出来了,但是菜还没有熟透,就没到吃的时候。

二狗子看着馋的受不了,就干脆寻个锄头进院子里去将地翻一翻。

其实这地已经翻过了,大石头基本上都被挑干净了。也许是因为时间不够的原因,很多小时候还在地里头。这些虽说对蔬菜的生长造不成实质的威胁,但二狗子瞧着不舒服,左右现在已经是秋季,冬天是种不了田的,提前将地收拾出来也好。

李季这边饭菜都煮好了,出门去看二狗子在地里头挑石子挑的正起劲。

李季笑道:“洗洗手吃饭吧,等吃完饭我陪你一起。”

二狗子抬头笑容灿烂,将锄头放个地方,进屋洗洗手吃饭。

屋里头有一口竹子拼成的水缸。里面已经装满了水。如果省着点用,三五天里是不用去打水的。

这里距离水源有二里多地。这样既方便打水,也能让水边的猛兽别耽搁他们的日子。

吃饭的时候李季喝口茶水,抬头问二狗子:“去打水是不是很麻烦?”

二狗子头也不抬道:“你别去。”

“那就是真的很危险了?”李季皱眉。

“不会。水位很高的话,到哪里直接打满水离开就行了。水边不是一直都有猛兽的。溪流很长,它不会一直守在一个地方。”二狗子如实道。

李季还是不放心:“要是多下点雨就好了,咱就不用去打水了。”

“快下雨了。”二狗子道:“再有一两天就下雨了。”

李季眼前一亮。李季能够通过天上的变化分辨出天气。李季虽然不明白原因,但十分信任二狗子的判断。

“等下雨咱就能好好洗衣服洗澡了。”

因为山上打水比不上山下方便,昨晚二人都没沐浴,洗脸水都是省着用的。

昨天脱下来的衣服也没有拿去洗。其实李季并不喜欢这样,但没办法。

二狗子点头:“等冬天下雪了,就能每天洗衣服了。”

冬天以后周围都是雪,雪化了就能用,还不用怕猛兽的威胁。

“也不知道你爹那边怎么样了。”李季话问出来,二人都有些沉默。

二狗子的筷子听了下,想一想才低声道:“他人很多,会比咱们更安全。”

李季点头同意,就不再去操心了。

县太爷那边此时正组织百姓们一起去捡树枝,然后再营地外围一里的地方开始用树枝编在树木中间,做成简单却又厚又高的篱笆。

就连小孩子都加入其中。营地内的树枝不够了,就挖图将下面的根茎也刨出来,等营地里头的地都被翻一遍了,再跟着士兵一起去外围拿着镰刀砍树枝。

所有人都调动起来,三千人一起干活,围墙的进度很快。这围墙建的越好,这一户日子就越安全。所以也没有人糊弄。加上吃的饱,一个个都是干劲十足。

这围墙进度再快,也需要几天的时间。

嗨呀再分出来一部分人就地取材弄些简单的窝棚。不求别的,只需要能遮风挡雨就行。

睡觉时候可以换班睡,可若是下个雨什么的,总不见得要一半的人在外头淋雨。

好在山里头大叶子不少,砍些木头搭个架子,上面铺上叶子,站在下图就不啊下雨了。

这山里头想有大风都难,也就不怕风雨了。

县太爷去看两遍的进度,看看着两头的进展都不错,相信很快就能落叶生根,彻底适应这山上的情况。

只可惜情况紧急,来不及做更多的准备。要不然情况还能更好些。

第三日,就在县太爷带领所有愿意上山的人们进入山上后的第三日,叛军兵临城下。

叛军们杀气腾腾的杀到城下,却集体停住了脚步。

准备了攻城的工具,所有战士都激发出了斗志,可以说是带着满满的战意到了城门口。可面对的,是两扇敞开的城门。

城门之上,一个士兵也没有。

“空城计?”这是叛军将领的第一个反应。

因为不清楚里头的情况,攻无不克的叛军反而犹豫不前。

因为这里只是一个小县城,过来攻城的也只是一个小将军。面对这样的情况,不敢轻易进攻,所以即刻吩咐身边的士兵前去问主公的意思。

随后他们推后五里路安营扎寨,等候上方的指示。

这么一耽搁就是两三日。

城里头仅存的百姓有的大胆子去看外面情况的,都被外面的叛军吓坏了,随后城中百姓都传开了,都知道叛军兵临城下,面对敞开的城门却没有攻击来。

都在奇怪为什么没有攻进来。那边疑惑,城中百姓同样疑惑。没攻进城是好事,但这样等候他们的动作同样难熬。

最后有的实在受不了的,开始后悔为什么不跟着上山去。且不管山上情况怎么样,只要眼下不用这般提心吊胆。

可现如今,反悔又有什么用呢?

山下有县太爷留下的探子,随时将情况汇报给山上。

接到山下放上来的信鸽,县太爷将情况都看在眼里。跟指挥使商量一下,面对这样的情况,其实就算知道了,也是没法子解决的。

眼下,还是要以山上的百姓为重。

三日过后,叛军那边终于得到了消息,直接进城。等候上面消息的时候,其实叛军已经派人乔装打扮进城打探消息了。清楚此时城中确实没有一兵一卒,城中百姓走的走逃的逃,剩下的都是舍不得家园的百姓。

从北方一路征战至此,这样的情况还是头一回遇到。

每攻下一座城池,都会有士兵们的犒劳时间。城中百姓都是俘虏,可以尽情索取,作为活下来的胜利者的奖励。这部分军队国家都是人之常情。

别说是掠夺财产呢女人,就算杀红了眼杀了些百姓,只要不是太严重,都不会去追究。遇到残暴些的将军,直接下令屠城也是有的。

可骑马走进这坐没什么生气的城池。其实一点胜利感都没有。

不耗费一兵一卒获得一座城池,对于两军双方都是好事。

打听明白了城中情况,将领叹口气,下令进城,按照老规矩收寻物资,善待城中百姓,给留些口粮。命令是这么下的,但士兵们怎么执行的,就不在将领的考虑范围了。

叛军入城,抢夺物资,怎么可能不流血。

期间又逃走了几家人。只是不知道他们逃去的地方,会不会还有战乱。

李季在巨型帐篷里头生活了几天,也就适应了。后来葛二和听兰带着两个下人过来了,从原本两个人,成了六个人。热闹起来以后,原本的活分一下,每个人一天干活的时间不到半个时辰,剩下的日子就剩下闲待着了。

二狗子出去打猎一次,抓回来一只鹿。这山上鹿;类多,没有太大的,一只能下来二三十斤肉就不错了。

不过这些肉也够吃,加上数量多,不愁吃。

鹿皮拨好了留着,顺着巨型帐篷的小窗口,能看到外面有的地方生气的烟。那是有人在的痕迹。自打进入了这个巨型帐篷,李季就对县太爷那般的情况一点都不清楚。

李季不知道究竟多少人上山。不过能知道的是他们的情况肯定没有这边好。

李季有心过去打探,可让谁去是?二狗子看不懂地图,他确实能找回来,也能顺着烟雾的方向找过去。但二狗子能说的明白吗?

倒不是说二狗子跟正常人怎么不一样,只能说二狗子想事情的方式跟一般人不一样,注重的角度也不同。

李季也只能心里头担心,面上是不会透露的。

二狗子说的没从,当狗子说下雨,之后就下雨了。不过雨下的不大,李季顺手将带上来的木桶乃至不常用的小盆都存满了水,然后可惜的看着蓄水桶里头的水溢出然后流出去。

不过衣服是洗了,也洗了一个痛快的澡。

接下来的几天雨后天晴,只是这山里头雨后潮气要多存留一段时间,即便是巨型帐篷里,也免不了。

加上天气也确实凉了。这个时间,就是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干脆将炉子生起来。

生活的时候,上头最大的窗户必须打开,李季抬头看着那烟雾顺着打开的窗口出去,心里想着,不知道县太爷那边能不能瞧见。

事实上,县太爷想要看见还是费劲的。只能每天道饭店的时候,尽量往高处走一走,四下望去,哪怕瞧见远方一点的炊烟,心里图都能安慰一整天。

于公,他是县太爷,要为百姓负责,于私,他是一个父亲,要为自己的儿子负责。

现在二者不可兼得,县太爷却一点都不打算舍弃任何一个。现如今虽然短时间内看不到儿子,但是两边他都互住了。

山下的战争还在持续,这么一座偏僻的小县城,对于整体的叛乱来讲,不过是一块不起眼的小地方。

这场战争会逐渐蔓延至全国,至于最终的结果会是怎样,已经不得而知了。

也许,从山上下来以后,天下便以易主,改名换姓。那个时候,县太爷还能是县太爷吗?显然不可能了。除非是那些能够改变国家的大人物,否则谁又会容得下前朝的官员继续入朝。

只是眼下,这些都不是县太爷考虑的。

战乱国境,城中百姓皆是俘虏。留下了几百个将士守住刚攻下的城池,剩下的人继续征战沙场。

而此处,在战乱结束之前,新的规则出现之前,留下的这群士兵,便是这片土地的王。

每天都会有新消息传上来。县太爷都记载心里头。

边缘简单的围墙建造好了,便开始带着百姓们在围墙内开荒。除了帐篷安防的地方外,以及留下的仅供二人并肩走过的道路外,剩下的全部开荒留着来年播撒种子。

前几日的努力下,这一边的树木砍得差不多了,相信来年的光照也不错,收成应该很好。

但是要养活三千多人,播种的土地必须足够多,显然,用简单围墙围起来的这片地并不足矣养活这么多人。

不过营地眼下的这些,只是个基础。只能这土地开荒好了,县太爷会组织人在外围再建立更大的围墙继续开荒播种!

这坐山很大很大,开荒出养活三千人的土地,并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而且山中土地肥沃,如果阳光充足,产出来的粮食肯定会比山下多出许多。

时不时的,还会组织人走出营地去挖野菜摘野果。这种时候叶菜很少,就算是有,很多都长得又大又老了,若是换做往常不会有人吃,可眼下多找些食物,储存的粮食就能少吃一些。

后面还要面对漫漫长冬,存粮省一点,希望就多一点。

野果多半都是坚果一类的,像是榛子、核桃什么的。过去都是小零嘴,现在摘到了也都手放在一起,每天饭后,每个人分一把,自己找地方敲开吃了。其实这玩意顶饿,又养人,若是当零嘴一次都吃了,挺可惜的。

李季闷的实在没法子了。在山下李季再怎么少出门,没事的时候还能走出院子去附近山上转一转,或是端着盆去河边洗澡。好歹有个放风的机会。

最近几天,都没见附近有什么凶恶的野兽。李季本来年龄就不大,就不是个老实的,就拉着二狗子带他出去转一转。

有二狗子在,他耳聪目明的,而及时发现危险,加上不愿走,就算有什么猛兽,也能第一时间回来。

李季穿上厚些的衣服,走在山林间呼吸着有些清凉的空气,才上山几天,有些想念山下的家了。

李季送给县太爷的那些鸡和兔子都被带上山了。

每天都会专门分出来一部分人去割草喂它们。鸡不能光吃草,还要吃些玉米糟粕才乐意下蛋。

被折腾了的鸡好多都不下单了,上山几天核才陆续恢复。每天二三十个蛋,对于三千个人来说简直少的可怜。而这些,既没有送给老人,也没有送给孩子吃,而是率先送给拿着兵刃出去狩猎和那些随性保护百姓的军人。

因为每天都能吃上一两口肉,所以对于鸡蛋的去处不会有人提出异议。

最奢侈的一天,是将所有鸡蛋都留下,攒下两天的量,煮了几锅蛋花汤,每个人都能喝上一碗。鸡蛋打成蛋花,就变得多了,配上些野菜叶子和盐巴,简单的一碗汤,喝进肚子里,都是满满的满足和幸福。

李季和二狗子转了两圈,倒是瞧见了许多落下来的叶子。

地面上已经堆积和好几层的树叶,都是往年积攒下来的,踩上去有响声,听着也是一种享受。

林子里鸟鸣清脆,风吹树叶哗哗作响。空气中弥漫着自然的芬芳,深吸几口气,感觉身子从内到外的干净。

松松和淘淘在林子里是不怕的,有两个主人在身边,一般的中性吃肉的野兽都不敢过来。而那些厉害的、大型的猛兽不多,遇到的几率很小。

李季走累了,就找个石头坐下来,跟二狗子聊一会儿天。松松和淘淘在树上穿梭自如,这会儿没了影子。

路上李季税收摘了些坚果,这会儿跟二狗子分着吃,

“这现摘的跟吃炒过的那种完全是两个滋味,这个吃起来有水分,嚼起来不费劲,超过的更香,吃起来过瘾。”李季将一颗榛子仁塞进二狗子的嘴里。

二狗子问:“你喜欢吃哪一种?”

“都喜欢。”新砸出来的仁塞进自己嘴里,李季道:“还记得咱俩刚认识那会儿你塞给我的那一把坚果吗?说真的,那时候我是真饿了,而且那把坚果也确实好吃。不满你说,在哪之前我都好多年没迟到了。”

“附近山上有很多。”二狗子有些不解。别的不说,像是榛子这样的,山上有很多,近处的山上也有不少,只要勤快些多上山两回,平时解解馋是够的。

李季苦笑:“那时候我哪里想的起来。那时候我又馋又懒,根本就是无利不起早,连春天去挖野菜都懒得去,怎么可能再农忙之后上山摘榛子。”

那两年,李季一年也就勤快机会。春天的时候去地里播种,夏天的时候去捡粪给地里施肥以及除草。然后秋天收获后,将收获上来的棒子米全部换成大米。然后精打细算的守着大米吃上一年。如此反复。

懒、穷还贪享受,这是十六岁以前李季的日子。

因为自由李季爹就缠绵病榻,家里出了生活必须有的外,全部都换了铜板给李季爹买药了。可以说从出生开始,李季记忆中,机会每一顿饭吃的都是杂粮米和棒子米,蒸干粮的次数都很少。

十二岁那年,李季给爹买药的时候薛郎中家里正好在煮粥,在这个小村落里,一个月能吃上五六次大米,就已经是很奢侈的事情了。

薛郎中瞧他可怜,留下他请他吃了一碗水比米多的稀粥,那滋味,那感觉,李季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后来爹没了,经济上再也没有丝毫的负担,李季一人独居,很容易喂饱。不用再去赞银子买药,李季就直接将辛苦一年收下来的粮食全都换了大米。人可每顿少吃点,人也瘦的厉害,也要贪心哪一点口腹之欲。

二狗子将手里头的榛子仁攒了一小把,塞到李季的手里:“以后我陪你一起摘,一起吃。”

李季看着榛子仁,脸上笑的特幸福。

管他战乱,管他离家。只要二狗子还在身边,对于李季来说,这个世界,都是仁慈的。

相关推荐:穿书后农女开挂签到爽翻天重返1993异世冥皇冥皇日记穿越于幻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