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趣 > 猎户哥哥的掌中娇 >猎户哥哥的掌中娇

第94章 闲杂事两三件

整个下午,王珂仪和赵凛都是在厨房间度过的,最后,赵凛更是坐在板凳上一直拉着风箱。

他的小姑娘说了,这控干了油分的面团儿还是不够干,要再烘一烘。

等到晚间,看着赵凛在冬天满头大汗的样子,王珂仪心疼了,又做了他最爱吃的炒腊肉犒赏他。

翌日的早餐,王珂仪就把这方便面给琅哥儿煮了一次,油炸过后的面条干吃香脆又有滋味,煮熟后只需要加一点盐就很好吃,只需要热水一烫就好了。

王琅仪吃的很开心,王珂仪给他装了一篮子:“今天中午你就别回来吃了,拿去夫子家,让大家都试试味道,如果可以,阿姐到时候多做些,让你们考试带去吃。”

方便面里含了油,又是放凉过的,这些孩子在家也不一定做过饭,王珂仪必须保证是每个孩子都吃过肠胃受得住这才敢让他们带去考试。

不然真要肚子受不住的孩子们第一天吃,那考试当天就闹肚子,她的过错可就大了。在现代王珂仪就有认识的朋友一吃没煮过的方便面饼就拉稀的。

事实证明王珂仪的担忧没有多虑,因为翌日张三叔的小儿子友哥儿就拉肚子了。

友哥儿的症状也止住了,隔了一天又嚷嚷着要吃方便面,被家人阻止之后他竟然在半夜里自己起来吃了,好在这一次相安无事。

张夫子特地上门寻了赵凛和王珂仪,希望他们可以多做一些,到时候等孩子们考试都能用上。

王珂仪自然是满嘴应下了,她本来做这个就是为了让琅哥儿带去考试的时候吃,而不至于吃冷面饼子的。

这期间,王珂仪还在家做了各种肉脯,薄薄的一片,直接当零食吃亦或是到时候放进泡面里都可以。

日子很快就到了二月中旬,在赵凛和张夫子的带领下,桃花村要参加县试的几个孩子们都出发前往县城了。

王珂仪没有跟着去,这几日刚好是石星洲的纺织作坊要检验成果的时候,她这个作坊里的挂名副管事要去核验纺织品。

石星洲本来把纺织和染布的作坊开在桃花村就是为了给她长脸,也是一种变相的照顾,她心里头跟明镜似的。

作坊里头,村子里的婆娘们看见她都带着笑脸:“珂姐儿来了,看来大家今天又要发工钱了。”

每回王珂仪检验合格品过后,在这座作坊的管事就会给众人发放工钱,这管事也正好是王珂仪的一位熟人,玲珑绣庄曾经的小伙计小江。

他因为母亲年迈所以选择在石星洲决定开作坊的时候下乡在作坊内当管事,这两年跟王珂仪的关系处的很是不错。

“珂姑娘,你来了,快来看看,这次有不少优品呢!”小江笑眯眯的上前打招呼。

关于这位王姑娘明明是个外人,少东家却把她看得比自己重,甚至作坊和染坊都让这位王姑娘插上一脚的事情,小江半点疑虑都没有。

别人不知道,他却是知道的,玲珑绣庄如今风靡整个大齐朝的盲盒谁想出来的?可不就是眼前这位王姑娘吗?

还有现在天冷了身上穿着的毛衣毛裤毛帽子毛手套,那可也都是这位主儿想出来的,更别提还有香胰子这玩意了。

在小江心里,这位王姑娘就是个妙人儿。不仅脑子里主意多,经常给他出招儿管教下面的工人,更是个百宝袋,时不时就给他带些好吃的东西。

王珂仪将手里头的小篮子递过去:“小江,这是给伯母准备的零嘴儿,这肉脯比较软,老人家应该爱吃。”

小江面上带着笑接过了篮子:“珂姑娘,还得是你做的东西行,我媳妇儿学出来的我娘就是没那么爱吃。”

王珂仪笑道:“改明儿你再让你媳妇儿来学几日,到时候就好些了。”

小江在去年娶的镇上一户普通人家的姑娘,那小姑娘跟王珂仪一个岁数,为人很是勤快,为了婆母的胃口还特地来向王珂仪请教过几种吃食的方子。

屋子里的布一匹匹卷起来放在架子上,每个架子上都写着编号,这就是为了区分个人的了。

二婶李氏正在里头查验,见到王珂仪就露出一个笑:“珂姐儿来了?”

因为王珂仪的关系,以及李氏做玩偶的手艺确实好,石星洲把二婶李氏也提名为染坊的副管事,让她和小江一起管理这里。

今日是核验成品的时候,按照工序,不仅是小江要核一次,她和李氏也要各自核一次,因此今日三人才齐聚这里。

王珂仪打趣道:“二婶,二叔今日怎的没跟着去县里?”

今天赵凛和张夫子领着孩子们去县里参加县试,其次就是府试,院试,过了这三道工序后,才称得上秀才。

众人都去相送的日子,二叔王大江却是没露面,惹得璎哥儿都在马车上往后张望了好几眼呢!

李氏抿嘴笑:“你二叔说璎哥儿这次也是去试试水的,又不是来真的,索性就不去了,跑地里挖地去了。”

王珂仪无言……二叔和二婶,这可真是……

“二婶,你们在璎哥儿面前没这么说吧?”孩子还小,可不能让他小小年纪就没了斗志,这对身心发展可不好。

李氏将手头的布匹卷好道:“那怎么能,珂姐儿你放心,我跟你二叔说话都是学着你和大郎跟琅哥儿说的。”

要是自家男人真的这么直白的跟儿子说话,她也要拎着榔头打一顿自家男人了,哪有这样不长自家士气的?

二人说笑间,李氏又低声道:“听说现哥儿也去了镇上,倒是出息。也不知怎么回事,没有找张夫子,听说是小王氏族里那边出面帮忙请了一个廪生作保,也不知道是哪里的门路。”

王珂仪讶异,王现仪去参加县试她是知道的,但是没有找张夫子帮忙作保,而是找了一位廪生?

廪生,这可算得上是不得了的人物,往往是县试之中脱颖而出的十几人才有的这个称号。有了廪生之名后,每个月可以得到县衙发放的一些粮食等等,这在现代也算得上半个公务员了。

相关推荐:主母在上听说我以后会逆袭的我家有只小饕餮如何通过相亲嫁给亿万富翁挥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