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趣 > 明棋 >明棋

第147章 君臣13

而将要把夏言赶下去的这个人,刘博弈心中已经有了人选,名为严嵩,曾在南京翰林院任职,之后因为张璁、桂萼议礼,他从中得到不少好处,因为严嵩和桂萼很熟,严嵩因此连升三级成为国子监祭酒。

关于张璁掌权期间,张璁调动的任何一名官员,刘博弈都进行过仔细记录,严嵩也位列其中,此人科举成绩远高于张璁、桂萼,二十二岁便中了进士,二甲第二名。

正德元年,朱厚照登基后,他被选为庶吉士,担任翰林,前途一片光明,只要再熬十几年,必然可以平步青云,官路坦荡,毕竟二甲第二名的成绩摆在那,整个朝廷都科举时间成绩来平定辈分和关系,只要关系拉好了,高升不是问题,何况据刘博弈所知,严嵩与杨廷和关系不错,杨廷和曾经夸赞过严嵩的学识。

三年后,严嵩母亲去世,回家守孝将是必然,但严嵩的选择已经不仅仅是回家,而是辞官隐居,但是刘瑾当道,回家隐居不得不说是一个保全性命的好选择,何况严嵩有实际的理由,当时的大臣有不少想要这样的理由,根本找不到,要么向刘瑾屈服,要么被刘瑾陷害。

之后,朝廷曾多次下旨让严嵩重新入朝为官,毕竟刘瑾已经倒下,杨廷和需要更多正直的官员出山,管理朝政,严嵩自然是目标之一,但是严嵩没有答应,他的恢回复是奸臣当道,那个时候的奸臣自然是接替刘瑾位置,朱厚照身边的钱宁和江彬。

正德十一年,在杨廷和的反复传达后,严嵩选择重新入朝为官,毕竟杨廷和算作他的老师,当年他参加科举时杨廷和对他夸奖有加。

但此时的严嵩只能担任翰林院小小的编修,之后严嵩又担任了传旨的职责,严嵩担任钦差,出京传旨,就在严嵩路过江西时,宁王叛乱了,严嵩身为一个钦察,在江西无依无靠,为了避免战乱,托人给京城传个消息,直接回老家了。

宁王叛乱平定后,但凡在江西逃跑的官员,没有参与平定宁王叛乱的人,刘博弈都暗中或多或少敲打一番,有的甚至被降职,但是严嵩并非江西的官员,所以刘博弈并没有找到他头上。

朱厚照驾崩后,杨廷和大权在握,朱厚熜尚未登基那段时间,严嵩选择再次入朝为官,但是杨廷和此时却没有办法安排这个后辈学生,因为杨廷和与朱厚熜之间的议礼斗争刚刚开始,之后严嵩被调任南京,也就有了后来升迁之事。

之后严嵩又接着升任礼部右侍郎,后又为礼部尚书,后为吏部尚书,担任“天官”。

但此时他还得不到刘博弈的赏识,能够扳倒夏言,刘博弈觉得严嵩有能够扳倒夏言的可能,是因为朱厚熜对于父亲的封号还不够满意,朱厚熜准备得寸进尺,把兴献帝的灵牌搬入太庙,而且要给他的父亲一个封号,此事任谁看来都是朱厚熜过分,他的父亲并没有当过皇帝,凭什么称宗袱庙。

而此时的礼部尚书是严嵩,诸多大臣虽然反对,但上书奏折反对却要等礼部尚书率先开始,也就是严嵩开始,面对满朝大臣的压力,严嵩开始筹备奏折,但显然惹怒朱厚熜并不是一个好主意,严嵩在官场摸爬滚打,见证过张璁的崛起和衰落,他知道惹怒大臣和皇帝都不是件好事,所以他写了一篇毫无重点的奏折,关于朱厚熜是否可以让他的父亲进入太庙,严嵩并没有表示他的意见。

这样的奏折怎么可能逃出朱厚熜的法眼,最后严嵩得到的只有朱厚熜的训斥,严嵩是一个聪明人,他此时应该知道该如何做出选择,是投奔皇帝朱厚熜,还是与大臣们站在一边,到底如何抉择,将决定严嵩未来的官路如何。

为了平步青云,严嵩决定投奔朱厚熜,他直接写下两篇诵文,表面朱厚熜是对的,严嵩彻底讨好了朱厚熜,而朱厚熜此时也明白他手底下又多了一个听话的大臣,一个此时比夏言、张璁还要听话的大臣,而刘博弈也是在此时注意到严嵩。

严嵩选择投靠了朱厚熜,自然引起群臣的不满,对于严嵩的骂声络绎不绝,但是这些对于选择权利的一个人并不重要,当年的张璁便是背水一战,才有之后的顶峰,而严嵩显然因为张璁而崛起,此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刘博弈于是下令,派人仅仅盯着严嵩,他要知道严嵩什么时候对夏言动手,如何动手。

若此时来看,严嵩想要除掉夏言接替他的位置,简直是不可能,即使夏言有时候会给朱厚熜找点麻烦,但终究还是一个合格的首辅,帮助朱厚熜处理国家大事,十分得朱厚熜心意,严嵩对夏言没有任何优势,而且严嵩除了帮朱厚熜的父亲进入太庙,再没找到任何可以提升朱厚熜对他信任的方法。

但是车到山前必有路,严嵩还是找到了可以赢过夏言的方法,便是写青词。

青词是朱厚熜用于向上天情愿的一种文书,格式极其复杂,词藻要求华丽,其中的意思要玄之又玄,毕竟是朱厚熜要给神仙看的,因为写在青藤纸上,所以叫做青词。

如今朝中仅仅有两人的青词可以让朱厚熜满意,其中一个就是夏言,另一个却不是严嵩,而是与严嵩科举同年的状元,此时的内阁大学士顾鼎臣,此人并非权谋出色,根本没有想与夏言争斗的想法,抱住内阁大学士的地位,便是他十分不错的选择,何况朱厚熜最喜欢的就是这样听话的大臣。

严嵩想要在青词上赢过夏言只有一个办法,磨练自己写青词的功底,所以他不断大量练习,经常送交给朱厚熜,但大多数都被退回。

刘博弈也曾写过一份青词,算是他琢磨用心之作,但却被朱厚熜退回,当刘博弈一次拿到夏言写的青词时,刘博弈才知晓自己与之相比,乃是天壤之别,至于严嵩也仅仅比刘博弈号上一点。

但严嵩的勤学苦练,终究还是得到了朱厚熜的信任,而且夏言身为内阁首辅,给朱厚熜些青词的机会很少,越发引起朱厚熜的厌烦,当刘博弈从朝廷奏折的风吹草动中知晓朱厚熜或许对夏言要有动作,便是严嵩机会到来的时候,但是刘博弈此时已经看透严嵩,他是与张璁一样争名逐利的人,是一个毫无能力还要追寻权利顶峰的人,这样的一个人似乎不太适合内阁首辅的位置,但夏言的路已经走到了尽头,在朱厚熜眼里,大臣用多了不听话了,就该换了,从杨廷和开始,再到蠢蠢欲动的严嵩,刘博弈相信严嵩绝不会是最后一个,后面还会有人等待着他。

朱厚熜很快就找到发怒的缘由,此时朱厚熜还没遇刺,每日都在上朝,但一次朱厚熜去晚了,在朝堂之上,却不见夏言,问身边的宦官,宦官的回答是,夏言看朱厚熜到时间没来,就回家去了。

此时朱厚熜对夏言已经心生芥蒂,但这并不足以让严嵩取代夏言的位置,但严嵩也抓住机会,不停地向朱厚熜显示着自己的忠心,很快一个能彻底将夏言推下颠覆的机会来了。

朱厚熜崇信长生道教,身为朱厚熜身边曾经的宠臣,以及朝廷十分重要的内阁首辅,朱厚熜自然总会与夏言讨论关于道教的事,但夏言的表现始终都是厌烦,但是朱厚熜却总是要找夏言,没有别的原因,夏言青词写的十分出色,朱厚熜要经常向神仙祭奠青词,所以朱厚熜经常十分耐心催促夏言的青词,在他看来青词如果写的不好,朱厚熜的长生梦算是不成了。

青词一事朱厚熜可以谅解夏言,但是有一件事,朱厚熜感觉夏言已经冒犯了他的威信,这就让朱厚熜对于夏言的信任落入谷底。

朱厚熜为了表示自己对神仙的虔诚,他并不带拿顶黑色象征皇权的皇冠,而是终日带着道士佩戴的香叶冠,朱厚熜还曾经亲自制作五顶赏赐给身边的近臣,夏言和严嵩自然都得到了。

以夏言的风骨自然是不会配搭不符合朝廷重臣的官帽,而是道士装神弄鬼的香叶冠,但是朱厚熜很期待,夏言很久都没有带上香叶冠,朱厚熜不得不询问。

夏言的回答自然是十分强硬,而且他还劝解朱厚熜也不要佩戴,这狠狠刺痛了朱厚熜,毕竟香叶冠是朱厚熜亲手制作的,不但被夏言所嫌弃,还被他给训斥,朱厚熜十分生气的让夏言赶出去。

但夏言面对吵架唇枪舌战从来没有怕过,即使是朱厚熜也不意外,夏言说要赶内阁首辅走,得皇帝朱厚熜亲自下旨,但是内阁却有封驳的权利。

朱厚熜败了,即使夏言赢了,但他的官路也到头了,于此同时,严嵩却在不停的讨好朱厚熜,不仅仅佩戴朱厚熜制作的青叶冠,还自己做了装饰,在上面盖了一层轻纱,表示对朱厚熜赏赐的珍惜,这一举动,立即得到了朱厚熜的宠信。

作者酒池肉林其他书: 武魂:开局签到光明圣龙 武魂:开局传承蓝电霸王龙 我的微信有个天庭红包群 诸天万界:开局一条青眼白龙
相关推荐:重生之吸灵女法师无敌娱乐王吊墓人诱色不倾城贾宝玉:养家太难了